阜外医院唐熠达等刊文称(两成甲减可见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
具有生物活性的 T3 影响心肌几个重要结构和功能蛋白基因编码过程,对离子泵和酶有着广泛的非基因组效应。
背后有机制:亚甲减和甲减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早在1980年,就有学者首次描述了甲减患者中出现的病理性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ASH)。有研究经超声心动图证实,甲减患者中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的发生率不会超过24.7%。
而当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导致流出道梗阻时,可出现胸痛,疼痛程度与梗阻程度相关。这种疼痛与心绞痛不易鉴别。
这类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患者绝大多数因甲减症状就诊,无明显心脏相关的主诉和体征,这些患者并无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目前研究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处于正常高值的 HCM 患者较正常低值患者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更为严重,发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更大,但目前仍缺乏大型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还有临床研究显示,亚甲减和甲减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甲减患者会出现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改变,甲状腺功能减退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并不能解释。
甲状腺激素通过降低间质胶原而减少纤维化,通过重塑离子通道表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持续时间。已有研究发现甲减状态能够导致心室重塑和心脏功能的损伤。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超两成甲减患者出现病理性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甲状腺替代治疗可逆转
来源:祁雨,唐熠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心肌肥厚的研究进展.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297-300.
甲状腺激素或是指导肥厚型心肌病危险分层和治疗潜在的指标
此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逆转这种心肌肥厚改变,但这类患者是否应该进行激素替代治疗仍有争议。
甲状腺是人体的“发动机”,“发动机”损坏了,就会影响心血管健康。阜外医院唐熠达和北医三院祁雨等就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心肌肥厚的影响在本刊进行了阐述。
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甲状腺功能或可成为指导 HCM 危险分层和治疗潜在的检测指标。
氟喹诺酮类再亮红灯:可增主动脉瘤或夹层发生风险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抗菌素,之前表明这种药物对骨骼发育有影响,还有研究表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风险[1],而近日一项台湾学者进行的研究[2]再次为此类药物亮起红灯。该研究表明,这类药物会增加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CSPPT亚组研究称,国人甘油三酯≥1.7 mmol/L,增加糖尿病风险35%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程晓署教授等发表的CSPPT研究最新结果显示,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甘油三酯≥1.70mmol/L者较正常者的新发糖尿病风险增加35%。研究者表示,对于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甘油三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甘油三酯水平可通过饮食降低,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改善饮食并多运动,这可能有助于降低其新发糖尿病风险。JAMA:不能控制体重,真的不能“把控”人生
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近12万人随访10余年的研究显示,到中年发福的人,要比体重稳定者其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相关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死亡风险均增加。不能控制自己的体重,或许真的不能把控自己的人生。图1青年到中年增重对不同性别人群各种慢性病复合终点的影响(多因素校正后)杨进刚阜外2023-08-14 11:36:07
0000有四分之一国人在弹”死亡四重奏”
近期,一项纳入20余万国人的研究发现,国人代谢综合征已成灾,患病率已高达24.5%。代谢综合征是指一个人同时有血糖代谢异常、超重或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血压几种情况。因为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增加3倍,过早死亡的风险也大幅增加,有人将其称为“死亡四重奏”。“死亡四重奏”可能是21世纪导致冠心病、中风高发,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斑块破裂和修复失衡:ACS发病新理念!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急性冠脉综合征很可能是因为斑块破裂和修复的平衡被打破。文章认为,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可能需要“双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斑块破裂或糜烂;第二个条件不能愈合。两个条件都具备的患者将发生闭塞性或亚闭塞性血栓形成。如果修复能力好,斑块破裂的后果有限,斑块的纤维化程度较高。如果血栓发作形成但能修复,管腔可能会变狭窄,也可导致慢性冠脉闭塞。杨进刚阜外2023-09-13 09:21:1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