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主动脉支架更加个体化?华信医院3D打印动物实验研究
随着老龄化进程及高血压患病率的居高不下,主动脉病变“水涨船高”,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也广泛应用,但是临床上使用的支架普遍对血管的几何顺应性较差,进而导致部分病例存在内漏或支架源性新发破口等并发症。
那么,应用3D打印来个个体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结合改良输送系统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可行否?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峰、黄树杰等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研究者将6只实验用猪随机等分为个性化支架组和标准化支架组,获取主动脉 CT 血管造影图像并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及标准化直筒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同时制作相匹配的输送系统并完成支架腔内精准置入。
术后 1 个月造影显示,个性化支架组均无移位及内漏,标准化支架组1只实验猪发生不可纠正的I型内漏。

为明确个性化支架对靶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是否产生影响,研究者还对置入术后降主动脉以及覆膜支架内各部位进行了动态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猪支架术后主动脉各位置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个性化支架能较好贴覆主动脉管壁,而未造成主动脉缩窄或扭折。
此外,病理结果未见两组实验猪血管内膜损伤。
研究者介绍,该研究通过 3D 打印及可控沉积技术设计制作个性化支架,3D 打印的优势在于覆膜与支架的一体化塑形和融合,并获得了对弯曲血管几何的顺应特性;可控沉积技术可辅助控制 3D 打印喷头的方向及打印厚度,以更高效和精确的制作个性化支架模型。
研究者还在现有捆绑式支架释放系统上进行改良,于支架顶端固定可显影限位环,结合大弯侧限位释放导丝,确保覆膜支架于冠状面、矢状面均契合降主动脉几何结构。
实验结果显示该定位技术可行并且安全,实现了个性化支架的弯曲方向与降主动脉方向一致。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还有待今后研究中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来进一步明确安全有效性。
来源:黄树杰,龙安妮,王迁,等. 基于3D 打印技术的个性化主动脉覆膜支架的动物实验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 390-39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襄阳市三十五中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活动
健康号2023-04-20 13:37:070000阜外医院开先河,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心外医师
心脏外科学被誉为“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但应用传统的培养模式来培养一名合格的心外科医生,不仅学习曲线长,而且从观察学习者到手术者的鸿沟跨越得不太好,医疗差错发生率高。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到心外科医师的培养过程中,效果如何?阜外医院心外科团队进行的研究表明,基于虚拟现实的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该团队制作的虚拟现实教材精确地展现了心脏的解剖结构,能够满足心血管外科学的培训要求。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45:21
0000冠脉有病变,还能判断合并脑梗情况!?四川学者研究
冠心病患者若合并脑梗死,其病变程度与脑梗死有何关系?成都医学院一附院蒋建平、彭州市人民医院陈红等进行的研究发现,SYNTAX评分不同,脑梗死的类型也不同。SYNTAX评分是冠脉病变的量化工具,冠脉病变越重越复杂,SYNTAX评分越高。研究显示,有新发脑梗死的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较高,而且中危评分和高危评分的患者比例也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海医会心血管专委会年会开幕!3500余华人医生相聚鹭岛
今日,第八届海会心血管专委会年会、第九届指南与实践-心血管疑难危重病例研讨会(GAP-CCBC)、第八届海峡心血管病高峰论坛、第八届厦门国际心血管病介入论坛、第七届海峡心血管病护理论坛在美丽的厦门隆重召开。大会开幕式上,大会主席、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杨跃进教授首先代表大会组委会对两岸四地与会者和海外专家表示了欢迎。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5:36:5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