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大一附院(心梗患者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组织灌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患者,术后12 h血清人可溶性CD40L(sCD40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均较低(P<0.05)。
冠脉内替罗非班给药方法是经抽吸导管注射替罗非班10 µg/kg,两组均以维持量 0.15 µg/(kg·min)维持 24~48 h。
研究还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有降低趋势,不过相较于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出血风险无明显不同,无致命性出血事件。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邱晓娜等研究表明,对于行冠脉介入治疗时,血栓负荷较重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血栓抽吸后,经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较静脉内给药组织灌注水平高。
来源:邱晓娜, 马洪山, 张萍, 等. 高血栓负荷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的比较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34: 50-54.
而sCD40L、MMP-9参与动脉管壁的炎症反应,可贯穿动脉粥样硬化的始终。还有研究表明,sCD40L的升高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上升的独立预测指标。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研究者推测,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治疗的获益,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有关。
这提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能更有效地恢复心肌细胞的再灌注,对近期预后好。
该研究共纳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血栓负荷较重的STEMI患者79例,在血栓抽吸的基础上,39例患者给予静脉替罗非班,40例给予冠脉内替罗非班。
研究显示,冠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患者比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者,术后2 h ST段完全回落率高(67.9% vs 35.5%,P=0.019),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比例高(87.5% vs 64.1%,P=0.015)。
加拿大血脂指南更新十大要点:5种情况下使用他汀,除高甘油三酯血症外血脂检测可不用空腹
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近日更新了该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南更为重视心血管风险评估,并加强了之前关于生活方式的建议,并强调“改善生活方式是预防慢性病的基石”。其中要点如下:1.40~75岁男性和女性,以及有妊娠高血压病史的女性,应该每隔5年进行一次心血管风险评估。同时医生应该与患者就风险评估结果和治疗策略以及血脂改善目标进行沟通和分享。抗炎、用他汀,查糖尿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心血管风险管理指南
近日,Heart上发表了一份关于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管理的指南。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范围较广,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以及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脊柱炎等。作者指出,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增加患者心血管病风险,尤其对于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雪上加霜。杨进刚阜外2023-09-14 21:56:10
0000血压波动大需警惕睡眠呼吸暂综合征!浙江学者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者发现,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夜间短时血压变异性。同时肥胖、年龄及高血压病程也是引起这类患者夜间短时血压变异性的重要因素。研究者建议,对于高血压患者,若伴有睡眠打鼾、白天嗜睡、不能解释的唇齿发绀、不明原因的高血红蛋白血症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重视排查是否合并存在睡眠呼吸暂综合征。有心衰,三指标与左室血栓大小有关!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
左心室血栓引起的猝死、心原性脑卒中、冠状动脉血栓栓塞、系统性栓塞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等,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阜外医院张健等研究发现,对于心衰患者,年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影响左室血栓面积。这提示早期干预心衰患者的左心室重构和控制炎症可能有助于减缓血栓进展,改善预后。研究共纳入322例住院心衰患者,55.9%有心梗病史,24%合并糖尿病。2500万国人有瓣膜病!阜外医院高润霖、王增武等研究
近50年来,全球瓣膜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瓣膜性心脏病的患病率、发病现状及病因如何呢?近日,阜外医院高润霖、王增武等发表研究称,我国瓣膜性心脏病加权患病率为3.8%。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病仍是瓣膜病的主要原因,但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