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新分析称(没心血管病的人吃阿司匹林没有好处,265人吃5年预防1例事件,而每210人会发生1例大出血)
相信去年下半年发表的ARRIVE、ASCEND、ASPREE三项研究仍然让许多人印象深刻,因为这些研究几乎将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病一级预防地位拉下了神坛。
该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阿司匹林对癌症没有任何影响,包括癌症死亡和新发癌症风险。这与既往的一些研究结果相悖。
这项纳入了上述三项最新研究的Meta分析进一步确认,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总体上没有益处,尽管会小幅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大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另外,阿司匹林在癌症防治方面也没有什么效果。
这意味着,如要预防1例心血管事件,需要265人按时服用阿司匹林5年;而在按时服用阿司匹林的210人中,就会发生1例大出血事件。
分析显示,与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相比,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的风险降低了11%,但大出血事件(如严重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需要住院或输血的出血)风险增加了43%。
由此看来,在包括心血管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老年人等各个人群中,阿司匹林的心血管病获益和出血风险是基本抵消的。研究者认为,从人群层面来看,目前是没有足够强的证据来建议所有没有心血管病的人常规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
最新版(2017版)的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也仍根据心血管风险、年龄、合并危险因素数量等因素进行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推荐。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认为阿司匹林在降低结直肠癌风险方面可能有长期有益作用,建议用阿司匹林进行结直肠癌一级预防,但强调需要根据患者未来的血管疾病风险、出血风险、预期寿命和个人意愿综合评价。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表示,目前英国和欧洲的相关指南一经基本上不推荐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了,但美国的某些指南还根据年龄或心血管风险在做推荐。
在这项Meta分析中,纳入分析的人平均年龄62岁,47%为男性,19%有糖尿病,基线心血管风险为9.2%。
近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医院Sean Zheng等趁热打铁,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一项Meta分析。
这项Meta分析纳入了13项至少有1000例受试者、随访至少1年的研究,共包括164225例没有发生过心血管病的人。
来源:Association of Aspirin Use for Primary Preven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Bleeding Ev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AMA, 2019, 321(3): 277-287.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2, 2019.
BMJ研究称,用高敏肌钙蛋白诊断心梗可能会误诊,升高者仅10%为急性心梗
近日发表在BMJ上的一项来自英国的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提示,临床上常用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血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可能会导致误诊。在2万份就诊患者的血样(包括任何原因采血检查)中,研究者发现,每20份血样中,就有1份血样的高敏心肌肌钙蛋白水平结果高于临床建议的正常值上限。慢性冠心病合并肾病,介入或搭桥未获益!ISCHEMIA 研究亚组分析
近日发表在JAMA子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于合并慢性肾病的慢性冠脉疾病患者,给予介入或搭桥治疗不一定都有好结果。研究显示,随着慢性肾病分期的升级,慢性冠脉疾病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包括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3年发生率分别为9.52%、10.72%、18.42%、34.21%和38.01%)、死亡、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风险均随之上升。【CHC2017】牟建军:“限盐”与“限糖”应作为心血管病预防二重奏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认为,限盐和限糖对于我国人群慢性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全球心血管病死亡中,每年有165万例归因于过多钠盐摄入。目前世界多个国家及组织都将限盐作为防治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近年来,由于政策性限盐措施的实施,为维持食物的口感等原因,添加的糖份和油脂类用量在增加。因此人们日常摄入了更多的添加糖,而由此造成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4:01:56
0000接种流感疫苗,是心血管病二级预防措施!
流感季节来临!接种流感疫苗应提上日程了。流感通常是一种自限性感染,但在高危人群包括孕妇、儿童、≥65岁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可能导致严重乃至致命的并发症。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的一篇述评文章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29万至65万人死于流感相关疾病,尤其≥65岁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的死亡率更高。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流行与心血管死亡激增几乎同步。大连学者研究称,应激性高血糖预示心梗患者预后差
行冠脉介入的急性心梗患者,发生与不发生应激性高血糖,或者与有糖尿病者相比,预后如何?哪些人易发生应进行高血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谢莲娜、齐丽梅等进行的研究回答了这个问题:应激性高血糖不是“好鸟”,是接受冠脉介入心梗患者住院期间全因死亡较强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影响患者近远期预后。杨进刚阜外2023-08-19 15:52:5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