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研究首次发现(吃得咸可致房颤)
钠摄入量处于最高四分位(2067.4~4678.9 mg/1000 kcal)的人中,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人群。随着钠摄入量增加,四组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依次为6.7%、7.3%、10.6%、16.8%。
在该研究中,食盐摄入量是根据受试者的7天饮食日志中的信息而估算出来的,可能并不完全准确。另外,该研究假设随访期间受试者的饮食习惯没有明显变化。这些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可信度,需进一步进行验证。
校正年龄、体重指数、吸烟、诊室收缩压、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压药物应用等潜在混淆因素后,Cox回归分析表明,钠摄入量每增加1 g/1000?kcal,房颤发生率增加1.1倍。
目前已经明确,高盐饮食可导致血压升高,与高血压关联十分密切。另外,高盐饮食还显著增加中风、心脏肥大、心力衰竭和蛋白尿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进一步说明,高盐饮食可严重影响心血管健康。限制食盐摄入可能是预防房颤的新途径,从人群层面来说意义巨大。
来源:TeroJuho Wilhelm Pääkkö,et al. Dietary sodium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risk of new-onset atrial fibrillation. Annals of Medicine, Published online: 23 Nov 2018. DOI: 10.1080/07853890.2018.1546054
近期发表在医学年鉴杂志(Annals of Medicine)上的一项芬兰研究发现,高盐饮食还与房颤独立相关。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对716名中年受试者平均进行19年随访后发现,高盐饮食是房颤的危险因素。
0000
相关推荐
AHA科学声明:心血管医生必知的线粒体病变十大要点
线粒体病变与心肌缺血以及心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和了解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未来寻找新的心血管病变的治疗和干预靶点。近期,AHA在《CirculationResearch》杂志在线发布了关于线粒体的功能、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的科学声明,这一科学声明将在6月10号正式出版,以下是本次科学声明的十大要点。异常乏力,也要警惕心血管病!美国声明
识别症状是心血管病诊断、评估、管理的关键。近日,美国心脏协会发表科学声明称,当今心血管病研究主要关注不良心血管事件,但较少研究症状。声明称,患者对心血管病的症状描述有很大程度的主观性,有些人可能并不认为老没劲儿、睡不好、体重增加和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与心血管病有关。但有可能提示需要就诊甚至有住院的可能性。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呼吸困难和乏力等症状很常见,也可能有睡眠差和抑郁等症状。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4:36:50
0000全球中风发病率下降,中国反而在升高!
12月15日,发表在Neur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990~2019年,全球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略有下降,但中国年龄校正的脑卒中发病率增加了1.1%。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我国40~74岁人群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长8.3%。CTO有“确定”和“可能”之分!国际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共识
2月2日,由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荷兰、日本等多国学者组成的慢性完全闭塞学术研究联合会发表共识,提出了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及其治疗策略的定义以及临床试验设计原则。定义:确定的CTO要有闭塞时间≥3个月的证据专家组建议,CTO应分为两类:确定的(definite)和可能的(probable)。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4:30:39
0000预测心血管病,可加用哪些指标?美国声明
近日,美国预防心脏病学会发布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CVD)风险评估声明,对当前的心血管风险评估体系做了补充。文章指出,当前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仍不够精确,用于评估人群风险尚可,但具体到个体评估方面能力有限。比如,中国急性心梗注册(CAMI)研究发现,我国超半数急性心梗患者发病时10年心血管病评分仅仅为低中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