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子刊指出,到2030年,慢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3,则全球30,70岁人群的预期寿命可延长0,80岁)
这些增长可能看起来很小,但在2015年,全球30-70岁人口的预期寿命是36.7岁,最长的寿命也不过是40.0岁,因此这一增长是巨大的。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3.4旨在到2030年,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致的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来源:[1]Cao B, Bray F, IlbawiA, et al. Effect on longevity of one-third reduction in premature mortality from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by 2030: a global analysis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health target. Lancet Glob Health. 2018; 6: e1288-e1296.
该研究结果提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受益者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在这些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过早死亡率最高。
研究者通过分析2000-2015年的趋势,不看好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能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降低三分之一的目标。
对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而言,如果像高收入国家发生的那样,成功实施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将在未来几年中将会出现比2000-2015年更快的下降,并且实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更大。
同期述评指出,来自高收入国家流行病学转变的证据表明,长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变化很少是线性的。过去几十年中,高收入国家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下降通常伴随着长期的缓慢下降甚至上升,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正经历这样的状况。
研究者没有分析男性和女性NCD死亡率变化趋势。
述评指出,尽管SDG 3.4没有包括性别特异性目标,但是由于男、女各自不同的危险因素,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的变化通常不同。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高收入国家的经验表明,男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高峰显著高于女性,这主要是因为吸烟率更高。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目前男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因此SDG 3.4的实现将主要来源于男性死亡率的下降和男性危险因素流行控制。
而高收入国家目前CVD死亡率下降的放缓,因为风险因素流行率下降到已经较低的水平之后再降低则变得更具挑战性,在这些国家,到2030年实现减少三分之一的目标可能比过去更难以实现。
[2]Tim Adair.Progress towards reducing premature NCD mortality. Lancet Glob Health,Published: December, 2018. DOI: 10.1016/S2214-109X(18)30473-X.
同时,如果实现四种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糖尿病降低三分之一就是预期寿命延长0.64岁。
《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分析指出,如果实现这一目标,全球30~70岁人群的预期寿命预计延长0.80岁。
该研究使用世卫组织的全球卫生估计,该估计从一系列来源获得死亡率数据,包括民事登记和生命统计(CRVS)系统,并对质量不佳的全因死亡率数据和特定原因死亡率数据进行各种调整。
超22万男士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可致阳痿
近年来多项观察性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有关。12月20日,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可能是勃起功能障碍的病因之一,胰岛素抵抗是潜在的致病机制。通过孟德尔随机分析,研究者发现,有2型糖尿病基因倾向的人勃起功能障碍风险增加,这种风险主要与胰岛素抵抗有关。TAVI适应证扩大,新型口服抗凝药地位提升!美国更新心脏瓣膜病指南
12月17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联合发布了新的瓣膜性心脏病管理指南。基于多项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不开胸主动脉瓣换瓣)和外科主动脉瓣换瓣术的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新指南扩大了TAVI的适应证。我国空气污染相关死亡率降低61%!柳叶刀子刊发表CDC周脉耕等研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慢病中心周脉耕团队与美国、加拿大学者在LancetPlanetaryHealth杂志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从1990年至2017年,我国空气污染相关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降低了60.6%,主要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减少(85.4%),其次是大气PM2.5污染的减少(12%)。杨进刚阜外2023-09-08 15:00:15
0001国人变胖,危害更大!上海瑞金医院宁光等研究
上海瑞金医院宁光等研究称,相比其他民族,国人一旦腰围变粗,更容易出现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研究发现,国人比黑人、白人和墨西哥裔美国人,肥胖的危害会更大。研究者表示,在使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筛查高危人群时,应注意这些种族差异。作者之前的一项研究发现,相比β细胞功能障碍,肥胖影响的胰岛素抵抗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BMJ大规模研究称:健康生活方式可延寿10年!
杨进刚阜外2023-09-01 10:21:3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