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外出就餐率持续攀升,为肥胖/超重一大主因
近年来,国人对于外出就餐习以为常。
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学院学者分析发现,从2004年至2011年的7年期间,我国城市居民的外出就餐率由16.03%上升到18.30%,农村居民由6.05%上升到11.09%。
而且在此期间,城市居民外出就餐率始终高于农村居民,但随着时间推移,差异逐渐缩小。

从饮食结构来看,在2011年,城乡居民外出就餐时对蔬菜、红肉、家禽、水产品的摄入无差异。
2004~2011年,城乡居民谷物摄入均下降,蛋奶摄入均增加,红肉摄入保持稳定。
但农村居民的谷物摄入量显著高于城市。农村居民的鸡蛋和牛奶摄入量约占城市居民摄入量的一半。
城市居民外出就餐时的蔬菜和白肉(包括家禽和水产品)数量也有所增加。
此外,外出就餐与在家吃饭相比,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谷物和蔬菜消费显著减少,肉类消费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同时,研究者发现,自以来,中国成年人的平均BMI由2004年的23.39 kg/m2显著增加到2011年的24.26 kg/m2,这与外出就餐频率的增加是平行的。
虽然农村居民平均BMI低于城市居民,但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至2011年,农村平均BMI也达24.26 kg/m2。
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外出就餐频率对中国城市居民BMI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出就餐频率增加一次则BMI增加约0.03 kg/m2。
而外出就餐频率与农村居民BMI没有显著相关性。
研究者认为,上述差异主要是由城乡居民劳动强度的差异造成的。
研究者还发现,年龄与BMI的关系为倒U形关系。而且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男性均比女性胖。
此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注重提高营养意识和健康知识,这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风险。
吸烟反而会降低居民的BMI,而饮酒增加了居民超重/肥胖的风险。
而且比较富裕的人的饮食更会多样性,这也有利于控制体重。
研究者表示,当今,外出就餐不可避免,但是为了防治肥胖/超重,建议选择更健康的食物,而且应该鼓励人们做更多的体育活动。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地区人群活动量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预计将来会蔓延到中国农村。
来源:Zeng Q, Zeng Y.Eating out and getting fat?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China. Appetite. 2018,120:409-415. doi: 10.1016/j.appet.2017.09.027.
欢迎购买《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就是这样一本书。
IVUS指导支架置入新证据!陈绍良等Circulation子刊研究
冠脉支架置入后,为使支架充分扩张和支架良好贴壁,需要后扩张。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陈绍良等联合韩国学者在Circulation子刊发表研究称,对于置入长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与冠脉造影指导的后扩张相比,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的后扩张能改善长期临床预后。杨进刚阜外2023-09-22 20:50:29
0000美研究称,不健康饮食,和精神不正常有关!
美国一项研究称,如果饮食不健康,人就有可能出现中重度的心理疾病。研究发现,吃糖多与双相情感障碍有关,而且煎炸或含有大量糖和加工谷物与抑郁症有关。之前有研究发现,人们吃什么不仅会影响体重,还可能会影响思维方式和感觉。还有文章指出,饮食对精神病学和心脏病学、内分泌学和胃肠病学一样重要。作者称,“应该深入研究饮食在精神健康中的作用。但饮食不健康和精神疾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因果关系。”多次查“坏胆固醇”都很高,最危险!开滦研究
开滦研究最新分析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长期变化存在“累积暴露”现象。研究还发现,LDL-C累积暴露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等影响因素后,LDL-C升高累积暴露6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08倍。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6:31:42
0000患癌症的人,心脏存在明显老化现象!美国疾控中心研究
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缺乏运动、肥胖、饮食不良、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癌症患者也面临心血管并发症的问题。此外,许多癌症治疗也会对心脏有损害。据美国疾控中心近日利用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数据,估计了预测心脏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发现癌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脏老化现象。心脏老化≥5年的患病率在男性、低收入和低教育程度的癌症患者中最高。避免射频消融术中心包填塞,要警惕三个因素
左侧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往通常通过主动脉逆行方法消融。近年来,随着房间隔穿刺技术的普及,经穿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旁路成为众多中心的首选。近期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发现,左侧旁路射频消融相关的心包填塞发生率相对较低,原因可能与过度消融、机械操作损伤和误消融毗邻结构相关。本组3例心包填塞病例,均经长时间消融无效后发现心包填塞,基本排除房间隔穿刺过程导致心包穿孔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