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称,不停跳搭桥患者5年后死亡率较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ROOBY-FS研究,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的5年的全因死亡的绝对风险升高3.3%。
基于该研究结果,研究者称,非体外循环搭桥与体外循环搭桥相比无优势,但一些特殊情况下不得不用非体外循环搭桥,比如主动脉广泛钙化患者,应用非体外循环可降低主动脉血栓风险或卒中。此外,肝移植患者和体弱的老年患者也可能得益于非体外循环搭桥。
早在2009年,ROOBY研究显示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的30天临床预后无差异。当时引起争议,因为术者经验不足,仅50例,而且患者为低危患者,多为男性。
随后的CORONARY研究则要求术者必须有超过2年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经验,手术病例超过100例,而GOPCABE研究中,术者的非体外循环搭桥的病例达322例。
尽管术者的手术量和手术经验增加,CORONARY研究和GOPCABE研究结果仍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30天和1年预后无优势。
三项研究均发现非体外循环会导致不完全血运重建,研究者表示,这或许是影响这类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
ROOBY-FS研究显示,非体外循环搭桥的5年死亡率显著高于体外循环组(15.3% vs 11.9%)。
非体外循环组的全因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再次血管重建的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高(31.0% vs 27.1%)。
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再次血管重建和再次搭桥的次要终点在两组无差异。
研究者表示,临床实践中他会更多的选择体外循环搭桥,但是放弃非体外循环搭桥还为时过早。低危患者可实施体外循环搭桥,而年老体弱、主动脉钙化的患者还是要应用非体外循环搭桥。
克利夫兰诊所Eugene
Blackstone等在同期述评中指出,是时候停止体外循环搭桥和非体外循环搭桥哪个更好的争论了, 而应把重点放在那些患者会从中获益。STS评分超过3%的患者似乎从非体外循环搭桥术中获益明显, 而7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接受非体外循环搭桥的中风风险较低。
[1]Shroyer AL, Hattler
B, Wagner TH, et al. Five-year outcomes after on-pump and off-pump
coronary-artery bypass. N Engl J Med, 2017, 377: 623-632.
[2] Blackstone EH,
Sabik III JF. Changing the discussion about on-pump versus off-pump CABG. N
Engl J Med, 2017, 377: 692-693.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Lancet刊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胡盛寿团队综述性文章】借新医改和大数据东风,让患者享受最佳诊疗效果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数量的增长趋势预计还要持续15年,从2010年到2030年间,中国心肌梗死患者预计将从810万增至2260万,脑卒中患者将从820万增至3180万。但我国医疗实践和临床科研中,一方面是无据可依,另一方面则有据不依。”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团队在2015年10月10日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撰文指出。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4:41:22
0000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呼吸监测经验:呼吸暂停筛查或许该用这种设备
睡眠呼吸监测分为四个等级:I级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设备(PSG),Ⅱ级PSG,Ⅲ级便携式睡眠呼吸监测设备(PM),Ⅳ级单或双生物参数持续记录,Ⅰ级、Ⅱ级可诊断SA,Ⅲ级、Ⅳ级可筛查诊断睡眠呼吸暂停。广东省人民医院王玲和陈纪言等研究提示,Ⅲ级PM可能比Ⅱ级PSG记录到更加接近真实睡眠情况下的呼吸事件,如操作规范,选用适当的诊断界值,选用Ⅲ级PM有利于优化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筛查。每天刷牙3次可防糖尿病! 韩国研究称:年轻人有牙周病,更易患糖尿病
近期,韩国一项研究称,多刷牙可能预防糖尿病功效。研究者发现,牙周病和牙齿缺失≥15颗者,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了9%和21%。而每天刷牙≥3次可降低8%的糖尿病风险。进一步分析显示,刷牙对≤51岁者与≥52岁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51岁者,与每天刷牙≤1次的人相比,刷牙2次糖尿病风险降低了10%,刷牙3次则降低了14%。在≥52岁者,每天刷牙2次没有预防作用,每天刷牙3次糖尿病风险降低7%。任何强度的运动都能预防过早死亡:每天快走24分钟,6年死亡风险降一半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久坐不动显著增加很多慢性疾病和早死风险,而多运动则有助于减少包括心血管病在内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并降低早死风险。但绝大多数研究提及的运动是指中高强度的运动,较少有研究涉及总的体力活动和轻体力活动(例如慢走、做饭、洗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杨进刚阜外2023-08-28 14:32:48
0000全球中风报告:中国2016年有551万人发病,占全球40%,但死亡率明显下降
近日,Lancet神经病学子刊发表的2016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一项分析显示,2016年,全球1370万人新发生中风,中国就占了40%,为551万人;全球550万人因中风死亡,中国占1/3,为179万人;全球中风所致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为1.164亿,中国占1/3(3862万)。2016年,全球有8010万人发生中风,84.4%为缺血性中风。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6:2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