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肺运动试验有妙用!阜外研究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心脏病,目前临床工作中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主要指标包括 NYHA 心功能分级和 N 末端 B 型利钠肽原(NT-proBNP),但这两个指标并不准确或不客观。
阜外医院乔树宾、孙兴国等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心肺运动试验可客观、准确地评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肺运动功能。
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有氧代谢指标如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及氧脉搏均显著减低,而通气指标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显著升高。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峰值收缩压、峰值舒张压以及静息心率、峰值心率均较健康对照者显著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平时日常运动不受限 的 NYHA 心 功 能 I 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及氧脉搏以及峰值心率也显著减低。
研究者指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肥厚型心肌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阶段,就已经开始出现每搏输出量下降及心脏变时性异常,而随着病情发展,后期逐渐出现峰值血压下降及 VE/VCO2斜率升高。
研究者发现,峰值摄氧量与NYHA 心功能分级(R=-0.310)及 NT-proBNP(R=-0.297)有明显的关联。
进一步分析显示,年龄(B=-0.129)、女性(B=-3.152)、左心室高电压(B=1.820)、最大左心室室壁厚度(B=-0.144)及合并肺动脉高压(B=-3.581)是峰值摄氧量的独立相关因素。
年龄越大,最大左心室室壁越厚,峰值摄氧量越低;女性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峰值摄氧量也较低,而存在左心室高电压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高。
研究者指出,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心肺运动试验多用于评估心脏移植的指征及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预后,目前尚未广泛用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治。
该研究连续入选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在阜外医院功能检测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患者 129 例,另选择与其性别、年龄、体重匹配的健康者 113 例为正常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症状限制性极量心肺运动试验。
来源:胡小莹,乔树宾,孙兴国,等.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肺功能评估和相关因素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21, 36: 372-378.
王建安团队发文称:严重瓣膜疾病中,二尖瓣反流最常见
疾病也是与时俱进的,为了更好了解当前严重瓣膜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等进行了一项医院为基础的调查。结果表明,严重瓣膜性疾病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其发病原因在<65岁和≥65岁人群有所差异,前者多为风湿热引起,后者多为退行性病变;前者更多见原发性二尖瓣反流,而后者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更为多见。JAMA子刊发表武阳丰等医疗质量提升研究:中国未开展介入的医院改善医疗质量未达预期
近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了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武阳丰教授等的文章。研究发现,对于中国未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常规使用基于临床路径的多方面质量改进,尽管可改善过程指标,但没有减少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王辰等Lancet发文称,中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比肩糖尿病
4月9日,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进行的中国肺部健康研究在Lancet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我国≥20岁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6%,依此估算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但却仅有12%慢阻肺患者之前做过肺功能检查,仅有2.6%的男性和1.8%的女性知道自己罹患慢阻肺。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5:56:19
0000郭艺芳:2015 年《ESC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管理指南》六大更新
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近期公布了2015年《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介绍说,与2011年指南相比,新版指南中有以下6个方面最值得关注。1推荐使用高敏肌钙蛋白用于早期诊断年轻非杓型血压患者,心肾损害更严重!阜外医院宋雷等研究
近日,阜外医院宋雷、吴雪怡等研究显示,六成年轻高血压患者为杓型血压(即夜间血压下降率小于10%),这些患者的心肾靶器官损伤更加严重。研究者指出,鉴于年轻患者中非杓型血压常见,评估血压节律异常将有助于年轻高血压患者预后的精准危险分层,临床上需要加强动态血压筛查。此外,年轻高血压患者中水钠潴留、容量负荷增加可能是更重要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此类患者中是否存在盐摄入过多以及醛固酮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