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治疗分叉病变经验(切割球囊联合主支血管支架置入安全有效)
术中应用切割球囊直径(2.67±0.48) mm,长度为(9.58±1.24)mm,最大扩张压力为(9.73±1.28) atm。
研究者指出,该方法能对分支血管提供较大程度的保护,减少分支血管口部受压甚至闭塞从而影响分支血管血流的情况发生,避免双支架置入等复杂术式。
入选患者使用支架(1.26±0.55)枚,选用支架直径为(3.32±0.74)mm,支架总长度为(25.2±16.6)mm。
介入手术操作即刻成功率为100%。其中106 例(93.8%)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完成,7 例(6.2%)患者经股动脉途径完成。
9个月的随访,仅有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并成功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无心原性死亡及心肌梗死事件发生。
阜外医院吴永健、赵杰等研究发现,对于分支血管口部存在明确病变的分叉病变,应用切割球囊对主支血管和分支血管分别进行预扩张处理后,再对主支血管进行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来源:赵杰,吴永健,钱杰,等. 应用切割球囊联合单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2016, 31:546.
术中11 处病变出现分支血管夹层,5 处分叉病变出现分支血管TIMI 血流<2 级,其中1 处分叉病变发生分支血管闭塞,进行最终球囊对吻后血流恢复TIMI 3 级,无患者需要在分支血管补救性置入支架。
本组113 例患者,共121 处分叉病变应用切割球囊联合主支血管单支架置入。
所有入选分叉病变中,Medina 1,1,1 型分叉病变67 例(59.3%),Medina 1,0,1 型分叉病变31 例(27.4%),Medina 0,1,1型分叉病变15 例(13.3%)。
0000
相关推荐
ESC:他汀有助于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
在EuroCMR2017年上,一项来自英国的研究报告称,他汀类药物不仅可调脂,还与改善心脏结构和功能相关。研究显示,在校正种族、性别、年龄和体质指数(BMI)后,那些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虽然又老、BMI偏大,并多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但他们的左心室心肌质量和双室容积要比不服用他汀类药物者降低2.4%。阜外学者发明一种简单易行的分叉病变分支闭塞预测工具
分叉病变是冠脉介入治疗中最具挑战性的病变类型之一,而分支闭塞风险则是挑战中的挑战。阜外医院学者经过分析多种因素与分支闭塞风险的关系,构建了一种新型风险分层工具RESOLVE评分系统。经验证该评分系统可有效评估分支闭塞风险。“这项研究较为贴近真实世界临床情况,而且RESOLVE评分系统简单易行,区分度和拟合优度良好,可为临床医生处理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提供有益帮助。”研究者表示。杨进刚阜外2023-07-28 11:55:26
00002018 ESC 晕厥诊断与处理指南临床实践指导(第七部分):植入式循环记录仪
8.植入式循环记录仪8.1心电记录分类图形来自Brignoleetal.189,190表心电记录分类及相关病理生理学(改编自国际不明原因晕厥分类研究)类型ECG分类可能病理生理学机制1型.心脏停搏(停搏时间≥3s)1A型.窦性停搏: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或起始窦性心动过速,随后出现进行性窦性心动过缓直至窦性停搏(见图27)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4:36:54
000035岁男士冠造后缘何失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病例
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学者报告了一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皮质盲的诊治经过。患者男性,35岁,活动后胸闷、气短入院。行冠脉造影正常,术中使用碘海醇35对比剂约50ml,手术顺利。术后约3h,患者突发视物模糊、听力减退伴烦躁不安,继而出现失明症状。疑难病例讨论:猝死的17岁少年
有些疾病少见而深刻,总会让临床医生终生难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爱东、颜建龙等遇见的是一例17岁猝死少年。患者在校时,因“意识障碍、心肺复苏术后3h余”入院。既往体质差,活动耐力差,有晕厥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