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猝死的17岁少年)
作者提醒,临床上,年轻男性如出现心肌肥厚改变、肌无力、血浆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发现预激综合征,应当高度警惕Danon病的可能,并尽早进行LAMP2 基因检测,从而诊断或排除Danon病。
骨骼肌病变多表现为四肢近端和颈部的骨骼肌疲劳、乏力,严重者可表现为肌肉萎缩及运动能力的丧失。心电图表现多样,以预激综合征、左心室高电压最为常见,还可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异常Q波等表现。
患者在校时,因“意识障碍、心肺复苏术后3 h余”入院。既往体质差,活动耐力差,有晕厥病史。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Danon 病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可无任何症状,也可突发心原性猝死,症状多累及全身多系统,最常表现为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
患者发病后经现场急救后入院,查体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律,约150 次/ min,口唇发绀,四肢肌力Ⅳ 级;血钾2.2 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21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 297 U/L、肌酸激酶7 077 U/L、肌酸激酶同工酶1 142 U/L、;心电图示B型预激综合征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爱东、颜建龙等遇见的是一例17岁猝死少年。
给予相关治疗后,1周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停用ECMO及呼吸机,复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9 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66 U/L、肌酸激酶749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6 U/L,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33%。
作者介绍说,Danon 病是一种以肥厚型心肌病、骨骼肌病和智力障碍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X 连锁显性遗传性溶酶体病,男性常见,且多在20 岁前出现心脏症状,进展迅速;女性少见,常为轻微或迟发的心脏症状。LAMP2基因突变是Danon 病的主要病因。
这种病最为可怕的是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而且引起的心肌病预后极差。有研究显示,20例不到20岁的患者,19例猝死于30岁之前。
有些疾病少见而深刻,总会让临床医生终生难忘。
来源:颜建龙,邵文明,张爱东. 以突发意识障碍为表现的Danon 病一例.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515.
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均提示肥厚型心肌病。经心肌活检、Danon 病相关基因检测。最终确诊为Danon 病。
我国仅6个中心开展了球囊肺血管成形术!阜外医院学者发表我国最大规模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登记数据
近日,阜外医院何建国等发表的我国首个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1、3、5和8年的估计生存率分别为95.2%、84.6%、73.4%和66.6%。脂肪肝 血压升高,会雪上加霜!开滦研究新分析
近日,开滦研究一项新分析表明,高血压或高血压前期患者,如果同时存在中度或重度非酒精性脂肪肝(以下简称脂肪肝),则其心血管事件风险会大幅上升。研究者认为,这提示,这种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或有助于更好对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患者进行风险分层。研究显示,在不合并高血压前期或高血压的人群中,与无脂肪肝者相比,有轻、中、重度脂肪肝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4.3%、21.8%和36.7%。荷兰研究称,孕妇抑郁,孩子10岁大脑发育仍受影响
生而为人,七情六欲难禁,但想要孩子正常,就要求自己得平和正常,尤其是母亲。近期一项荷兰研究就显示,生孩子前后抑郁与10年后孩子大脑发育受影响有关,其中产后是脆弱窗口期。轨迹分析发现,生孩子前后长期较为抑郁,其子大脑灰质和白质体积会相对母亲愉悦者变小,此外白质微结构也有改变。顾东风:我国300多万糖尿病因糖尿病肥胖/超重所致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等研究显示,中国有332万糖尿病是由肥胖/超重导致,其中240万是由腹型肥胖导致。超重/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该研究中,男性年龄标化的2型糖尿病发生率为9.5/1000人年,女性为9.2/1000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