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感冒和流感有7个办法
不论是流感还是感冒,都是病毒引起的,所以用来也是白搭。除非,同时并发细菌感染。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用肥皂清洗双手,很重要。另外,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也需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以防病毒传播。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对于已经得了流感的人而言,应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适当通风,谨防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人。
[2] CarolDer Sarkissian. 11 Tips to Survive Cold and Flu Season. August 25, 2017.
5.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活动
1.勤洗手、打喷嚏用纸巾遮口鼻
7.多喝水
4.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2. 打个流感疫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近日寒冷干燥,得感冒和流感的人颇多。多数时候,休息一到两个星期,身体就好了。但是感冒和流感并不是小事,严重时会“招来”肺炎、脑炎、心肌炎、肌炎等并发症。怎么防治?
多喝点白开水、肉汤、蜂蜜水,多补充维生素C,静静修养有助于让身体尽快恢复。
3. 用药:相同成分的药物不要多种一起用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一般情况下,流感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流感后可能有瑞氏综合征风险的患者;孕妇;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炎、心血管病、肝脏疾病、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代谢疾病的成人和儿童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从成人和儿童;护理人员和长期住院患者。
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对于流感患者,发病48 h 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无重症流感高危患者也可抗病毒治疗。
[1] 国家卫计委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流鼻涕,头痛,常常可以服用感冒药来缓解一下症状,这是要注意的是,有相同成分的药物不要多种一起用,以防过量,不良反应增加。
目前流感病毒活动强度正处于高水平,高危人群还是有必要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的。小小一针,受益诸多。
6.一次性用品可派上用场
家中有人生病时,一些物品患者最好改用一次性用品,比如擦手巾改用纸,刷牙杯等改用纸杯。即用即扔,谨防病毒扩散。
来源:
2017全球营养报告出炉:88%的国家面临多种营养不良负担
近日,2017年全球营养报告出炉。报告者指出,如果全球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既定目标,就必须对各种形式的营养不良做出积极应对。报告显示:88%的国家面临两种或三种营养不良负担,集中在儿童发育迟缓、育龄女性贫血、成年女性肥胖三个方面;20亿人缺乏铁和维生素A等关键微量营养素;6.14亿15~49岁女性贫血,印度人数最多,其次是中国;1.55亿儿童发育迟缓;5200万儿童消瘦;杨进刚阜外2023-08-13 09:00:02
0000JAMA刊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博士为第一作者文章:夜间血压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有重要价值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杨文艺博士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医学杂志(JAMA)发表文章称,与诊室血压相比,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和24小时平均血压的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更为相关。作者认为,夜间血压对心血管事件风险有重要预测价值,超过了日间血压。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8:01:51
0000房颤抗凝患者1.5%发生大出血!阜外医院抗凝门诊5年出血数据分析
阜外医院郑英丽、丁征等就该院抗凝门诊5年682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3102次就诊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患者中服用华法林的比例最高达80.79%,其次是达比加群酯(12.17%)和利伐沙班(7.04%)。5年共发生174例次(25.5%)出血事件,其中16例(2.3%)患者发生临床相关非大出血事件,10例(1.5%)患者发生大出血。小出血148例次,占就诊次数的4.8%。杨进刚阜外2023-09-05 13:56:55
0000Circulation:“坏胆固醇”波动或会促使老年人脑子不中用
众所周知,血压波动、血糖波动都会对机体造成危害,还有研究表明,血压波动会增加痴呆风险,而近期发表于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则表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大波动也与老年人群认知功能恶化相关。“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不仅LDL-C平均水平与大脑健康较为密切,而且其波动较大也与脑部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者指出。吃的咸,伤免疫!Cir Res研究
盐摄入过多会得高血压,进而带来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盐摄入增加血压和心血管风险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近期,Circulation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一种参与免疫细胞炎症反应的蛋白复合物)的激活引起了盐敏感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