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民医院研究(心衰患者延长动态心电图监测可发现更多心律失常)
此外,对于新发房颤,通过24小时检出1例,而监测至第72小时,有额外3例检出。
室性早搏及NSVT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脏性猝死危险性增加的信号。
若按NYHA 心功能分级,则有心功能Ⅱ级40 例,Ⅲ级42 例,Ⅳ级26 例。
来源:陶贞竹,欧柏青. 延长动态心电图检测时间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检出率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1091-1094.
今年的指南专刊共对国内外一年来近50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梗、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解读增刊
该研究共纳入住院慢性心衰患者108例,其中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者80 例,射血分数中间值者13 例,射血分数降低者15 例。
《中国循环杂志》的指南增刊就是专门为心内科医生提供学习上的便捷。
他们认为,在临床中,可对NT-proBNP升高、LVEF降低及心功能较差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未发现NSVT,可适当延长检测时间,将有利于指导患者的临床治疗。
研究显示,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不足以评估心衰患者的各型心律失常,比如监测24小时NSVT检出率为25.9%,而72小时时为38%;对于短阵房性心动过速(NSAT),监测24小时检出率为64.6%,48小时为81.7%,72小时时为8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对心功能不同的心衰患者进行分析时发现,之于心功能Ⅲ级者,72小时与24 小时动态心电图对NSVT的检出率差异显著,但之于心功能Ⅳ级患者,二者相似。
慢性心衰患者多易发生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湖南省人民医院欧柏青、陶贞竹等研究发现,延长动态心电图有助于提高各类心律失常检出率,且心衰程度越重,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越易发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NSVT)。
阜外医院治疗合并心尖部室壁瘤的肥厚型心肌病的经验:左室血栓和室速发生率高
中国医学院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分析了184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资料,其中有24例存在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发生率为1.3%。研究者强调,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合并心尖部室壁瘤虽少见,但不罕见,应引起注意。因为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存在会导致持续的室速和左室血栓,以及左心室功能障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心血管事件。而且这类患者会出现胸痛和心电图ST段抬高,应注意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鉴别。杨进刚阜外2023-07-30 17:45:53
0000阜外医院研究称,新生动脉粥样硬化在药物支架再狭窄中起重要作用
近日,阜外医院宋雷等发表了两篇文章,提示在药物支架再狭窄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晚期支架再狭窄,新生动脉粥样硬化(Neoatherosclerosis)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第一代药物支架作用更为明显。支架内再狭窄始终是影响介入治疗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药物支架广泛应用的今天,支架再狭窄依旧是晚期支架失败最主要的原因。高润霖院士等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0.71%,预计有487万房颤
近期,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和王增武等进行的十二五课题组报告,我国≥35岁居民中,有0.71%有房颤。该研究估计,估计中国≥35岁居民房颤患者约有487万。研究中,有34%的房颤患者并不知晓自己有房颤。2004年胡大一教授调查的结果是,中国房颤患病率为0.66%,本次调查的患病率升至0.71%。相比而言,欧洲和美国成人为1-4%,中国仍较低。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7:55:07
0000青年人Lp(a) 高,冠心病早发且更严重!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假设中的胆固醇学说已为人们所熟知。LDL-C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降LDL-C治疗仍存在心血管残余风险,血脂其他成分的异常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近日,阜外医院李建军等研究发现,血浆Lp(a)水平不仅是中国青年人群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青年人群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