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敏之(强化降脂或可,治愈,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从目前的证据看,在他汀基础上加用PCSK9 抑制剂可以进一步大幅降低LDL-C,且LDL-C 越低越好,在LDL-C<10 mg/dl 的水平,心血管事件仍呈下降趋势,且LDL-C在<20 mg/dl 的水平2.2 年并未带来更多安全性问题。
同时,PCSK9 抑制剂未带来额外的严重不良反应。这是关于PCSK9 抑制剂的第一项临床终点试验,对于了解此类药物的临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美国、欧洲等国指南均建议对高危患者,要将LDL-C 降至70mg/dl 以下,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指南甚至建议将极度高危患者的LDL-C降至55 mg/dl 以下。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PCSK9 是一种分泌型丝氨酸蛋白酶,PCSK9 抑制剂可减少LDL受体(LDL-R) 降解,从而降低LDL-C。最新发布的FOURIER研究显示,对已经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PCSK9 抑制剂Evolocumab 在原有降脂基础上可使LDL-C 水平进一步降低60% 左右,并显著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但临床上,要使LDL-C 达标有时也并不容易。研究显示,即使使用了80 mg 阿托伐他汀,仍有40% 的患者不能达标。作为新型降脂药物,PCSK9 抑制剂近些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
最后,常教授总结说,通过强化降脂,逆转斑块或许可以实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治愈”。
在刚刚闭幕的AHA 大会上,现任AHA 主席John J. Warner 发生了心肌梗死。台北荣民总医院常敏之教授说,心血管疾病高发多发,要将预防提到更重要的位置。降脂治疗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的重要环节,常教授详细介绍了目前强化降脂领域的进展。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从ATP 血脂指南看,LDL-C 目标制定的越来越低。根据目前已有的证据,2017 年新发布的台湾高风险患者血脂异常临床治疗指南推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LDL-C 应降至70 mg/dl 以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推荐LDL-C 降至55mg/dl 以下。
在FOURIER 研究中,LDL-C水平最低降至19 mg/dl,虽然平均LDL-C 水平要高于19 mg/dl,但LDL-C 降至19 mg/dl 并未带来负面作用。
胆固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进展中发挥核心作用,斑块面积直接决定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已有充分证据显示,降低LDL-C 能够逆转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
AHA/ACC二级预防血脂管理质量标准:五类患者该吃他汀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院(ACC)公布了2015年“二级预防血脂管理质量评估标准”。该标准指出,下列5种患者需要服用他汀治疗,包括外周动脉疾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具体如下:JAMA子刊百万亚洲糖尿病分析:亚洲患者早死风险较高,中国农村尤甚,需严格管理
4月19日,JAMA子刊在线发表了一项覆盖亚洲22项前瞻性队列研究、100多万受试者的汇总分析结果,发现亚洲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高,较无糖尿病人群增加89%。研究指出,中国有1.1亿糖尿病患者,其死亡风险是无糖尿病者的两倍。中国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增加1.6倍。《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增加尤为突出,且农村高于城市。孕早期NT-proBNP水平可预测妊高症?!JAMA子刊研究
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妊娠早期较高的NT-proBNP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风险显著降低以及产后2至7年发生高血压的风险降低相关。研究指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未来的心血管疾病有关,可能是因为妊娠前的亚临床心功能不全导致对妊娠的适应性差。研究纳入共有410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7岁。在这些女性中,909名有不良妊娠结局,817名在随访时有高血压。老年人、慢性肾病、妊娠、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等,降脂注意事项【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2023年3月25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发布会举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赵水平教授还介绍了血脂异常的特殊人群管理。特定人群是指具有某些共存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CKD、脑卒中)、特殊生理状态(妊娠)、儿童、高龄老年人及特殊血脂代谢异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血脂代谢状态及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采取更为个体化的血脂管理策略。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5:05:2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