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宋云虎等报告(心梗穿孔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者易发生休克)
来源:李汉美,刘燊,许建屏,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及并发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预后.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864-868.
3例休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均为IABP 支持下循环难以维持而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余49例存活患者在平均随访4.5年期间,失访2例,死亡2 例,1例死于妇科肿瘤,1例死于消化道肿瘤。非休克患者中无死亡病例。
阜外医院心外科宋云虎等报告,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室间隔穿孔的患者中,室间隔穿孔较大以及穿孔部位在后室间隔的患者易出现休克,外科治疗术后存活患者中期预后好。
该研究纳入阜外医院2005-2015年急性心梗后出现室间隔穿孔并接受外科手术的77例患者,其中52例出现休克。
美国心脏病学会对于该类患者的指导标准是:除非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有手术禁忌,否则应进行急诊手术。
研究者表示,有研究显示,室间隔穿孔后死亡率为41%~81%。本研究的死亡率较低,可能存在选择性偏移,即能接受手术的或许是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而且休克患者由外院转诊而来的比较高(65.4%),可能自然筛选了一部分病情偏轻的患者。
与未出现休克的患者相比,休克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血管活性药物和急诊手术患者均较多。
研究者指出,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2%。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是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风险和早期死亡率仍较高。
该研究中休克定义为:收缩压低于90 mmHg,或者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30 mmHg;心率增加、脉搏细弱、面色苍白、肢体发凉、皮肤湿冷;有神志障碍;尿量每小时少于30 ml;心脏指数(CI)低于2 L/(min·m2)。
研究者发现,休克患者中,近一半(48%)穿孔部位位于后室间隔,高于未出现休克的患者(24%);休克患者室间隔穿孔开口较大,平均为16 mm,而未出现休克的患者平均为12 mm。
全球房颤患者诊疗大比拼:中国卒中发生率竟与非洲比肩,原来是这两件事儿未做好
Lancet杂志近期公布了RELY房颤注册研究全球47个国家的急诊房颤注册结果。该研究共登记约1.5例房颤患者,并随访了1年,其中4%的患者发生了卒中。中国房颤患者1年卒中发生率7%,仅次于非洲(8%)。印度最低(1%),北美3%。中国有服用抗凝药物指证的房颤患者中,有70%未应用抗凝药物。在47个国家中最差。美国心律协会主席“发现”中国长寿村:没有医生,也不吃药
2002年,JohnDay在中国听说有一个偏远的中国村庄,几乎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几乎没有老年病,他对此表示怀疑。JohnDay是一名盐湖城的心脏医生,曾任美国心律协会主席,25年来一直在学习汉语,到过中国很多地方。“他们没有医生,不吃药物,也不上医院,但村民都很健康,”Day告诉记者,“这挑战了我对老年的认知。”杨进刚阜外2023-08-10 10:09:240000评点AHA2016四大“想当然的研究”
HOPE-3研究:降压及他汀不能显著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人容易发生痴呆,但降压治疗和他汀降脂能预防70岁以上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吗?HOPE-3研究入选了3086例年龄≥70岁的患者,随机接受坎地沙坦/氢氯噻嗪或安慰剂及瑞舒伐他汀或安慰剂治疗。结果表明,降压治疗和他汀不能显著预防认知及功能的衰退,但他汀对认知功能也没有不良影响。中国医科大学一附院研究称:食盐替代品对40~70岁人群高血压防治效果更显著
心血管病死亡,至少50%与高血压有关,而舌尖上的盐,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却扮有重要角色。近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者进行的一项随访3年的研究发现,长期应用食盐替代品,可以有效降低升高的血压,尤其对40~70岁人群作用更为显著。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6:31:240000山东学者称,高血压前期时升主动脉弹性即已减退,年龄和收缩压是独立因素
山东学者赵埴飚等在本刊发文称,高血压前期人群升主动脉可扩张性较理想血压者减退,且早于升主动脉形态学改变。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和收缩压为高血压前期患者升主动脉可扩张性减退的独立影响因素。高龄和收缩压较高的人,升主动脉可扩张性减退越明显。性别、高血脂症与升主动脉可扩张性无明显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