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图说ESC心梗指南,发作后12,48小时无症状患者可考虑常规急诊PCI)
其中A级证据(多项随机研究或Meta分析)仅占23%,B级证据28%(单个随机研究或大规模非随机研究),半数为专家意见、回顾性研究或注册研究。
高润霖院士评价该书是“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对从事心血管专业的医生、研究生开阔思路、增长知识、积累经验、建立正确临床思维大有教益。”
对于顽固性休克患者,可以考虑短期使用机械循环支持(如Impella、ECMO等)。
然而,对于机械并发症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患者,应考虑使用IABP(IIa,C)。
4. 急诊PCI不推荐血栓抽吸:由IIa类推荐降为III类推荐。
几个关键更新要点
1. 尽管已使用最大他汀耐受剂量,但LDL-C仍>1.8 mmol/L(70mg/dl)者,应考虑加用其他降脂药物(IIa类推荐)。
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心肌病变、肺栓塞和2型心肌梗死(氧供和氧需失衡)。


新增加了非阻塞性冠脉疾病(MINOCA)诊治流程和鉴别诊断。
ESC新版的STEMI指南共159条建议,来自477项参考文献。共有19个作者,30位审稿专家,评论共1224个。
9. 溶栓药物替奈普酶(TNK-tPA):由所有患者相同剂量调整为≥75岁的患者半剂量。
对于就诊晚的患者,症状发作后12~48小时就诊无症状稳定的患者,可考虑常规直接PCI(IIa,B)。
发病在12小时以内、有缺血症状、伴持续性ST段抬高的所有患者应行再灌注治疗(I,A)。

1. 急诊PCI首选桡动脉入路:由IIa类推荐提升为I类推荐。
4. 溶栓患者48小时后,可考虑较强的P2Y12抑制剂(IIb推荐)。
2. 直接PCI优选新一代DES:由IIa类推荐提升为I类推荐。
3. 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时的完全血运重建:由III类推荐提升为IIa类推荐。
共包括组织和协调、再灌注治疗、风险评估(推荐EF值)、抗栓治疗(双抗应用)、出院带药、患者自报的结局(心绞痛控制、康复情况)、临床结局(30天校正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和复合结局指标(EF>40%患者服用双抗和他汀,EF<40%服用双抗、他汀、ACEI和beta阻滞剂)。
3. 需要使用P2Y12抑制剂的患者可考虑应用cangrelor(IIb推荐)。

废除门球(Door-to-balloon)时间的概念。
2. STEMI合并休克的患者推荐完全血运重建(专家意见)。
这其实才是最重要的一章,某个药物的用法仅能改变某个患者的预后,而体系的建立则能挽救更多的人。
该书最大的特点所有死亡病例都有尸检结果。陈在嘉教授已从医已有64年,在阜外医院心内科工作了 58 年。
新推荐:
本次ESC指南不推荐所有心源性休克患者常规使用IABP(III,B)。
欢迎购买《陈在嘉百个难忘病例》
发病超过12小时的患者,若存在症状进展提示缺血、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致命性心律失常时,宜行急诊PCI(I,C)。
5. 比伐芦定抗凝治疗:由I类推荐降为IIa类推荐。
5. 对于缺血高危的患者可延长应用替格瑞洛至36个月(IIb推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症状发作>48小时的无症状患者,不建议常规行PCI开通闭塞IRA(III,A)。
对于治疗策略,首先规定了确诊STEMI时间。如果预期至介入时间在120分钟之内,首选急诊介入治疗,在90分钟之内通过导丝。

规定了STEMI的确诊时间有缺血症状的患者心电图显示为ST段抬高或等同抬高。
在伴有急性或慢性心衰患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超滤和IABP均有所降级。
如果预期时间超过120分钟,则应在10分钟开始溶栓。并转运至有介入能力的医院。
6. 依诺肝素抗凝治疗:由IIb类推荐提升为IIa类推荐。
点此获取指南全文下载

7. 早期出院:由IIb类推荐提升为IIa类推荐。
8. STEMI患者常规吸氧方案调整:由SaO2 < 95%调整为SaO2 < 90%,维持为I类推荐。
6.可考虑应用复方制剂增加患者依从性(IIb推荐)。
Chest杂志刊登我国90家医院超10万患者调查:肺栓塞10年增6倍,死亡率从8.5%降低到3.9%
在欧洲,每年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死亡的人数,超过了艾滋病、乳腺癌、前列腺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之和。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一种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27:49
0000以人为本!德国研究称:漫画可助患者了解放支架过程
知情同意书所涉及的复杂信息往往让患者感到不知所措,冠心病患者即使在接受了这种知情同意后,也往往不了解冠脉介入治疗的基本步骤,因此,患者也无法评估手术的益处。《内科学年鉴》发表的柏林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漫画或许能让患者真正了解冠脉介入治疗,做到真正的知情同意。研究者开发了一本15页的漫画式小册子,用幽默的笔锋和图画向患者呈现了冠脉介入治疗的手术细节。阜外医院周洲团队Cell子刊发文:提出心脏流出道血管平滑肌细胞发育新模式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周洲教授团队在CellReports发表的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并证实了,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存在心肌细胞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研究者就此提出了大动脉基部平滑肌汇聚发育(convergentdevelopment)的概念。其中,阜外医院实验诊断中心刘宣雨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新乡医学院王计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4:46:1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