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大二院学者称(急诊PCI冠脉内注射依替巴肽可改善冠脉微循环)
此外,依替巴肽组术后及停药后2
本研究中,依替巴肽对微循环灌注的影响显著,与对照组比,依替巴肽组在PCI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72.5% vs 92.5%)及TIMI心肌灌注3级比例(70.0% vs 90.0%)均显著升高。
862.
研究纳入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AMI(ST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替巴肽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
依替巴肽组术后24周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后1周有显著性改善,且均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中依替巴肽组小出血事件7例,无脑出血等大出血事件发生,对照组小出血事件3例,未见其他出血。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傅向华、薛岭等发表研究称,在ST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可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肌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h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术前有显著性降低,且较对照组同时段降低。
来源:薛玲,吴伟利,贾小倩,等.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和心肌灌注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
同时在AMI后1周时依替巴肽组在硝酸甘油介入后缺血范围积分、缺血程度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说明依替巴肽组较对照组心肌不可逆损伤减少,存活心肌面积增加。
而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并且随访24周,不增加MACE发生率。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护佑母婴健康,孕前应保持“生命八要素”!美国心脏协会声明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0:45:440000阜外医院吴永健谈“不开胸主动脉瓣置换”研究热点:用于中低危患者仍应谨慎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是过去十余年介入心脏病学发展最为显著的一项技术,目前已成为不能接受常规外科手术老年退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近期,阜外医院吴永健教授在本刊发文,认为目前TAVI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五大方面:1TAVI从高危和极高危的患者向中低危患者发展仍应谨慎SLE患者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病风险较普通人群高9倍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多见于年轻女性,可广泛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和系统。在SLE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比普通人群更高,而且发病年龄更早。近期,台湾荣民总医院发表研究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患病风险同样比一般人群高9.39倍。尤其是年轻(年龄≤34岁)和病情处于早期阶段的患者发病风险更高。研究还发现,系统新红斑狼疮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ESC:女性心血管用药要减少剂量?
近日,一份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表在EurHeartJCardiovascPharmacother上的文件称,心血管药物的剂量有必要加以性别特异性区分,以减少女性用药后不良反应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