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姚焰等研究称(改良房间隔穿刺术进行左心耳封堵安全有效)
研究者表示,采用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定位卵圆窝穿刺点较为简单、经济。另一方面,手术过程均在局麻下进行,无需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不仅减少了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损伤,而且避免了老年患者无法顺利脱离呼吸机、术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必要性;而且通过局麻手术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可直接返回普通病房监护,明显减轻患者的负担,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研究入选的16 例患者均为华法林治疗禁忌证或华法林相关不良反应者,均在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状态下采用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和左心房后廓定位指导下的房间隔穿刺术,均顺利、快捷及安全地完成了房间隔穿刺及左心耳植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郑黎辉等发表研究称,局部麻醉下,以冠状静脉窦导管作为解剖标志指导房间隔穿刺行左心耳封堵术总体而言安全有效。
(2)后前位下将房间隔穿刺针和鞘管旋转至4~6点钟位置,同步回撤针和鞘管,途中经过2次跳跃,分别代表装置由上腔静脉滑入右心房和卵圆窝;
(1)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放置。于左前斜位30°透视时放置10极CS导管,使导管远端CS1-2电极位于二尖瓣环3点钟位置。
来源:郑黎晖,吴灵敏,孙巍, 等. 在局部麻醉下行改良房间隔穿刺技术指导左心耳封堵器植入的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2017, 32:646.
未发生房间隔穿刺失败、出血、心脏压塞等并发症。15例患者左心耳封堵成功,1例患者因左心耳解剖结构特殊放弃封堵。平均手术时间为65 min,X线曝光时间12.0 min。植入封堵器的固定盘平均直径(32.5±6.0)mm。
研究者采用的改良房间隔穿刺技术主要分为4个步骤:
(4)送出穿刺针,进行房间隔穿刺,注射对比剂予以确认,然后依次固定穿刺针、将内外鞘管送入左心房1cm,之后在导丝保护下将穿刺鞘送入左心房。穿刺成功后静脉给予肝素,并维持活化凝血时间(ACT)200~300 s。
(3)滑入卵圆窝后,还应保持穿刺针鞘头端在后前位下位于CS1-2电极平齐水平,在右前斜位(RAO)45°位于心影后缘与CS1-2连线中点再次校正卵圆窝位置;
检测这种血管功能,可识别国人卒中风险!霍勇团队研究
肱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可以反映大动脉和中动脉系统的弹性状态。阜外医院蒋雄京教授曾牵头制定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共识指出,臂踝脉搏波速度可预测心血管风险。日本还提出“血管功能衰竭”的概念,把baPWV列为病理生理诊断指标之一,建议超过阈值18m/s提示存在血管功能衰竭,是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高危人群。运动防癌!美75万余人研究称,运动强度大,患癌风险低
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是导致我国人群寿命年损失、缩短生命长度的前五位死因,严重影响期望寿命的增长。而近日一项对9项研究75万余人进行的汇总分析发现,运动有助于预防7种常见癌症:结肠癌、乳腺癌、肾脏癌、骨髓瘤、肝癌、子宫内膜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研究者发现,在运动指南推荐的时间范围内,运动强度大的人,癌症风险更低。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15:45
0000欧洲心脏杂志47.8万篇文章分析,炎症、生物标志物、代谢综合征、肥胖和血脂是心血管研究5大热点,基础研究缩水
欧洲心脏杂志刊发了一项大数据研究,共分析了5000本期刊2003~2014年47.8万文章,发现炎症、生物标志物、代谢综合征、肥胖和血脂是整个心血管领域研究的主题。研究者确定并标记了175个研究主题。并将文章分为人群研究、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研究发现,临床和人群研究大幅增长,而基础研究减小。作者认为,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风险分层和预防。杨进刚阜外2023-08-27 12:37:04
0000这种药,可燃脂!柳叶刀子刊研究
人到中年,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将军肚”或变成“大腹婆”,尤其是经常久坐不动的人。而这些人内脏脂肪和异位脂肪堆积,是造成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心脏代谢疾病的关键因素。然而,长肉容易,甩肉难。很多人运动、节食,一顿操作猛如虎,肚子还是肉鼓鼓。半数年轻心梗患者病前浑然不知危险
近期JACC一项研究[1]发现,在年轻心肌梗死患者中,仅半数知道自己有得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在这项纳入3501位18~55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中,绝大多数(98%)的人有≥1个危险因素,64%的人伴有≥3个危险因素。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的最新数据[2]也表明,近三成患者有≥3个可纠正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以及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