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研究称(适量吃巧克力可预防心脑血管病)
就预防糖尿病来说,每周吃2份即60 g巧克力时,效果最好,风险可降低25%;如果每周巧克力摄入量超过6份即180g,对糖尿病就没有预防作用了。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关于巧克力在预防心血管病方面的作用,目前各个研究得出的研究并不一致。
研究者认为,就对上述心脏代谢性疾病进行预防而言,每周摄入的巧克力最好不超过180 g。
近期,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学者对这方面的14项前瞻性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发现适量吃巧克力有助于降低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多吃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益处。
来源:Yuan S, Li X, Jin Y, et al. Chocolate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roke, and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Nutrients. 2017 Jul 2;9(7). pii: E688.
该研究显示,巧克力摄入量与上述心脏代谢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关系。
在预防冠心病和脑卒中方面,每周吃3份即90 g巧克力可能就足够了,超过这个量,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并不会进一步降低。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相关推荐
一胖毁所有!中国慢病研究超43万居民分析:健康体重可防12%慢病风险
根据中国疾病负担报告,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阻肺和肝癌是导致我国人群寿命年损失、缩短生命长度的前五位死因,严重影响期望寿命的增长。而体重增加是导致国人疾病负担增加的第六位危险因素。近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对近43万人进行的最新分析显示,只要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可减少12%的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慢阻肺和糖尿病的慢病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8-31 17:10:48
0000阜外学者新方法完成左心耳封堵
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心腔内超声指导房间隔穿刺进行左心耳封堵器植入。阜外医院郑黎辉等尝试在局部麻醉下,以冠状静脉窦电极辅助定位房间隔穿刺技术指导下行左心耳封堵器植入术,获得很好的效果。本组16例患者均接受在局部麻醉、清醒镇静状态下采用我们前期摸索的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和左心房后廓定位指导下的改良的房间隔穿刺术。改良房间隔穿刺技术主要分为4个步骤:高血压机制性别差异:女性每搏输出量可解释55%收缩压变化,男性仅35%
加拿大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者发表研究称,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指出,影响血压的主要三个因素有心率、每搏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对于女性来讲,每搏输出量是血压的主要决定因素,而在男性中,血管阻力是血压的主要决定因素。他们发现,对于女性,每搏输出量可解释55%的收缩压的变化,而对于男性,仅为35%。复旦中山医院学者称,半数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TnT会短暂升高,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可能有医生会发现,有些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心脏肌钙蛋白T(TnT)水平会升高。这是否代表心脏有受损?是否需要处理?近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学颖等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55.6%的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6h出现肌钙蛋白T升高,但这种升高是一过性的,24h小时左右可恢复正常,并不会导致并发症或严重心脏事件风险增加。有牙周病,房颤风险高!韩国研究
一项来自韩国的全国性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人房颤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有慢性牙周病者,而牙周病治愈后,房颤风险明显降低。该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4.3年期间,有慢性牙周病者的房颤风险最高,其次是新发牙周病者、牙周病治愈者、无牙周病者。与慢性牙周病者相比,牙周病治愈者的房颤风险降低了3%。而与无牙周病者相比,新发牙周病者的房颤风险增加了4%。牙周病治愈者的房颤风险则与无牙周病者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