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李建军BMJ(Open杂志发文称,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血管事件有关)
校正多个已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两者仍独立相关(HR=1.30, 95%CI:1.02~1.66, P=0.037)。
校正已知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2.91g/L)者相比,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2.91~3.51g/L)和较高水平(≥3.51g/L)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分别增加23%和12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在单因素回归分析中,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每升高1个标准差,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25%。
文献出处:Yang SH, Du Y, Zhang Y, et al. Serum fibrinoge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BMJ Open. 2017;7(6):e015041.
该研究首次在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发现,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
阜外医院李建军教授等开展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显示,在我国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中,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独立相关。
这项研究共纳入1466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平均随访20.2个月,96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40指南解读一刊打尽
研究者认为,尽管该研究随访期相对较短,但目前的数据表明,基线纤维蛋白原水平或许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标志物。
0000
相关推荐
年轻冠心病,病变进展更快!阜外医院乔树宾团队研究
阜外医院乔树宾研究团队发表研究分析表明,不同年龄的冠心病患者病变进展存在差异。年轻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非靶病变快速进展的风险更高。该研究显示,不论在病变水平还是患者水平,青年患者(<45岁)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中年患者(45~<65岁)和老年患者(>65岁)。在病变水平,青年、中年、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病变快速进展的比例分别为20.7%、15.6%、12.1%。年轻女性心梗,与糖尿病、吸烟和抑郁关系最密切!耶鲁大学研究
心脏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安贞医院一项研究显示,青年初发心梗以男性多见。在心血管危险因素中,年轻心梗患者的吸烟比例高达72.7%,高居第一,其次为高血压和肥胖。而近日,耶鲁大学一项新研究提出,≤55岁年轻人群发生急性心梗,85%源自7个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抑郁症、高血压、当前吸烟、早发心梗家族史、家庭收入低、高胆固醇血症。研究还发现,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上海东方医院学者:≥65岁人群近半LDL-C异常,但服用他汀者仅5.31%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东方医院KuangY等在社区≥65岁人群中进行的研究表明,近半人群LDL-C异常升高,但服用他汀者仅5.31%。在这项近4000老年人中,有3.16%属于心血管极高危人群,28.63%属于心血管高危人群,21.92%属于心血管中危人群。有7.77%的人已罹患心血管病。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7:01:35
0001老人“碎片化”睡眠有危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也悄然而至,老年人多多少少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睡眠障碍,比如很难入睡,睡着了又很易醒,睡眠过程中会醒来多次。近期,《卒中》杂志发表研究称,老年人这种”碎片化“睡眠提示存在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和脑组织缺氧,甚至脑梗死。而这些因素会增加中风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郑哲解读AHA搭桥二级预防指南:不停跳搭桥应接受1年双抗治疗
近期,阜外医院郑哲和饶辰飞结合国情,在本刊对美国心脏协会2015年颁布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级预防共识》进行了解读。“我国医生对搭桥术后二级预防的重视程度不够,总体处方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这可能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远期预后。”作者指出。另外,作者也透露,今年5月,阜外医院已牵头启动了CABG质量改善系列研究(MISSION),旨在推动我国CABG患者术后二级预防状况。抗血小板和抗栓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07-27 17:21:28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