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视眼地图:我国儿童青少年57%近视,江苏以72%雄踞第一
2016年国民健康视觉报告曾指出,我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一。
近期,北京大学公卫学院马军、董彦会等则描绘了中国儿童近视地图。研究显示,2005-2014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不断上升(图1)。

图1 2005年、2010年和2014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检出率
研究表明,从2005年到2014年,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增长幅度较大为8%,经济发达省份近视更为流行,江苏、山东和浙江在2005年和2010年一直占据近视高度流行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高流行区正从上述3省份逐步增加至东部和中西部的10个省份(图2)。

图2 2005-2014年中国各省份7-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分布情况
江苏近视检出率在2014年高达72%。新疆和海南始终处于低流行区。
该研究从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分别分析了233505、216474和215160位7~18岁学生的双眼视力检测数据。
马军等的另一项研究还显示,2005-2014年近视增速峰值年龄还不断提前,尤其是小年龄段学生的近视检出增长速度逐渐增高。
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由2005年的13岁提前至2010年的12岁,再到2014年的11岁,增速峰值保持在7%左右。
其中,城市女生近视增长速度峰值年龄提前至最小年龄7岁,而乡村男生提前幅度最大,由2005年的16岁提前了5岁。
此外,近视检出率增长速度呈“交叉现象”,即小年龄段学生近视主要以城市男女为主,在青春期后以乡村男女为主。
“'目’浴阳光,预防近视”,是今年6月6日爱眼日的主题。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何明光等进行的研究也显示,每日在户外多活动40分钟,有助于孩子预防近视。
但是实际上,我国中小学生学习沐浴阳光的时间明显不足。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陶芳标等对全国12省4万余中小学生进行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在学习日和周末,有60.81%和44%的学生每天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平均不到2小时。
近视,不仅仅是一种病,也折射出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接触自然,放飞自然,让教育跳出应试、功利,或许有助于遏制近视流行。
来源:
[1]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 285-289.
[2]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7, 38: 583-587.
[3] JAMA, 2015, 314:1142-8.
[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6, 37: 496-500.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JACC综述】老年人群他汀一级预防六个问题:衰弱、合并症及多重用药的老年人须警惕不良反应
随着老龄化进程和人群寿命的延长,全世界≥65岁的老人越来越多,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主要的老年人群“杀手”。在美国,到2030年,ASCVD患病率将增加43%。我国也同样面对这个问题,但是人老了相对就脆弱了,怎么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进行ASCVD的一级预防?JACC最近发表的一篇综述这样说,要点见下:杨进刚阜外2023-08-13 17:11:51
0000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衰,或需用SGLT-2i!ESC立场文件
近日,欧洲高血压学会(ESH)发布了高血压合并舒张性心衰的立场文件。入选我国113家医院3.5万例心衰患者的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发现,中国心衰患者中,收缩性心衰占40.2%,舒张性心衰占38.0%。21.8%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文件中指出,高血压患者舒张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多样,涉及左室肥厚、右心受累、心室-动脉相互作用、心脏老化、肾脏疾病与心肾综合征等。【AHA 2019】男士雄风不再,房颤风险高
“人老了,不中用了。”中老人年经常使用这句话来自嘲身体机能的下降。有研究表明,男士雄风不再(勃起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病密切相关,勃起功能障碍大约在心血管病发生2~3年前出现。美国心脏协会(AHA)官网报道,在2019年AHA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进一步发现,存在勃起功能障碍的男士发生房颤的风险明显增加。阜外医院袁晋青等研究称,血小板高反应性与远期事件没有关系
对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已成为标准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然而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血小板高反应性,其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不良缺血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近年来不少研究均显示,肥胖的冠心病患者预后要好于非肥胖者,此种现象也被称为“肥胖悖论”,这可能与超重和肥胖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减弱相关,但也有研究者发现体重对于血小板反应性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