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级高血压国际专家共识(改善生活方式效果差,中危轻度高血压均应吃他汀)
该共识有来自国际40位专家起草,我国有来自瑞金医院的王继光教授参与。
在全面回顾目前证据后,该共识对于年龄不到80岁的低危和中危的I级高血压患者的推荐如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目前对于I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尚有争议,尤其是低危和中危的I级高血压患者。
(4)中危的I级高血压患者,无需考虑胆固醇水平,均应给予他汀药物治疗。
(3)≥55 岁的男士和≥60岁的女士,即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也应归为中危人群;
而且,相比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在内的非药物治疗往往不能控制血压。因此,在确诊高血压之后,生活方式干预不可行,效果差,其后果不能承担。
来源:Morales Salinas A,et al. Clinical Perspective on Antihypertensive Drug Treatment in Adults With Grade 1 Hypertension and Low-to-Moderate Cardiovascular Risk: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Consultation. Curr Probl Cardiol. 2017; 42(7): 198-225.
作者认为,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相当于单药治疗,但问题是依从性差,绝大多数人不能坚持,其效果远远低于药物治疗。
(1)如果患者为单纯高血压,即没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也没有高血压并发症时,才可考虑生活方式干预;
I级高血压是指血压140-159/90-99 mmHg之间,低危是指10年绝对心血管死亡风险<1%,中危指10年心血管死亡风险在1~5%之间。
(2)中危高血压患者应立即给予高血压药物治疗;
0000
相关推荐
好了伤疤忘了痛!有心梗史者胸痛再发时,仍不及时就诊!欧洲五国研究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按理说,以前得过急性心梗的人,多少会对相关症状有所认识,一旦再次出现急性胸痛发作,可能会比没得过心梗的人就诊更及时一些。但是,一项覆盖瑞典、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波兰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发现,与从来没有得过心梗的人相比,以前得过心梗的人在出现疑似急性心梗的胸痛发作症状时,并没有更早到急诊就诊。D二聚体可预测支架内血栓风险!袁晋青/赵雪燕团队ESC 2021研究
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ESC)大会上,阜外医院袁晋青/赵雪燕研究团队公布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作为潜在的新型血栓生物标志物,D-二聚体可用来预测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尤其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杨进刚阜外2023-09-19 08:56:55
0002Go Red for women(珍爱女人心)项目进入中国
“珍爱女人心(GoRedforwomen)”是美国心脏协会发起的旨在减少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运动。在长城会期间,美国心脏协会(AHA)与中国心脏联盟(CHF)进行了发起“珍爱女人心”(GoRedForWomen)签约仪式。美国心脏病学会院士MariellJessup教授指出,80%的心脏事件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改变来预防。使用固体燃料做饭,与高血压有关吗? PURE-CHINA研究新分析
此前有不少研究表明,燃烧固体燃料料(煤、木材、农作物、动物粪便和灌木)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多种心血管病有关。近期,一项基于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地区(PURE-China研究)的新分析发现,在中国城乡地区,用固体燃料或清洁燃料做饭,均与高血压患病率无关。农村地区采用固体燃料烹饪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地区(72.8%vs.3.4%)。中风后,LDL-C应<1.8 mmol/L! Meta分析
对于有缺血性中风病史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者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JAMA子刊上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缺血性卒中病史的患者,以他汀为基础的强化降脂治疗,LDL-C水平降至<1.8mmol/L,能降低复发性卒中风险,但仅限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分析纳入11项随机临床试验,共有20163例脑卒中患者,平均随访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