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导尿管疼么?为什么要插导尿管?
插导尿管,一般都是做手术需要。特别小的手术不需要,但是手术时间长的如果不插导尿管,患者会出现膀胱破裂,或者尿失禁。
插导尿管的时间有2种。

第一种是手术前的早上插导尿管,
第二章是手术麻醉之后插导尿管。
手术前,插得时候肯定不舒服,但是慢慢适应了,手术结束之后没什么太大的感觉。
麻醉后,插得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已经睡着了,但是等麻醉醒过来的时候,很多人会对导尿管非常不耐受,觉得很不舒服。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有人说,趁着麻醉的时候拔掉不就行了?
问题是手术后病人处在麻醉的状态。拔掉导尿管,自己也尿不出,涨的更难受。
尤其是特别的颅脑手术,可能需要术后2-3天才能完全拔掉导尿管。
其实插入还有第三种方法,就是先用点麻醉药,但是还没有完全麻醉的时候插管。
有研究表明这个时候插管效果最好,对患者心率血压影响比较小,术后也较为耐受。
还有就是,女性的尿道比较短,插导尿管的疼痛要好一些。

如果你做过手术,你的导尿管是在什么时候插的呢?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
0001
相关推荐
Philipp E. Scherer: 挖掘脂肪细胞,或是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新路子
一个人长期多食少动,就会变胖,但越胖心血管死亡风险就越高,其中脂肪组织究竟做了什么?在CHC2019上,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PhilippE.Scherer教授将脂肪细胞“掰开了,揉碎了”阐述了代谢调节对心血管病管理的重要性。他指出,机体代谢的灵活性依赖于脂肪组织的扩张。杨进刚阜外2023-08-29 17:15:43
0000欧洲心脏杂志刊登540万人研究:主动脉瓣病也能预防,高血压首当其冲
既往认为,主动脉瓣膜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是一类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病变,是不太可能预防的。近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一项来自英国的540万人研究却表明,长期血压升高可对主动脉瓣膜造成损害,高血压是主动脉瓣膜病的一个强烈的、可控的危险因素。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血压水平非要到高血压的程度才会对主动脉瓣膜造成损害。多吃红肉及禽肉增加九种慢病风险!牛津大学研究
近日,牛津大学一项基于47万人的研究发现,常吃牛羊猪肉及家禽肉,与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九种种疾病高风险有关。退行性病变是主因,严重患者干预率仅为37.3%!阜外医院吴永健、许海燕等中国老年心脏瓣膜病研究数据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我国瓣膜性心脏病(VHD)的流行病学特点和诊疗模式发生了变化。近期,阜外医院吴永健、许海燕等发表了中国老年瓣膜病注册登记研究(China-DVD)数据,呈现了我国老年瓣膜病的疾病谱及诊治管理现状。美研究显示,“懒”六年,心衰风险增18%
生活中的中年人,常常有这样三种:一种坚持指南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即坚持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剧烈运动;一种之前不爱运动,之后突然醒悟运动就是生命,开始运动并达到指南所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最后一种,逐渐“变懒”降低了体力活动水平。这样生活6年,未来会发生什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学者揭开了这个答案。他们对通过对11000余位成人体力活动水平进行分析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