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称中年失业增加中风风险
该研究显示,与一直正常工作的中年人相比,至少失业一次的中年人出现脑卒中或死于脑卒中的风险显著增加,包括缺血性和失血性卒中。
来源:AHA/ASA Newsroom
研究者指出,作为日本的“终身雇用系统”一部分,男性的工作往往比较稳定,但一旦失业,再次找到的工作职位一般不太满意或者比以前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该研究中的失业并没有区分是自己主动离职还是被老板炒鱿鱼。
对于失业后即便再次找到工作的中年男性来说,脑卒中风险也还是会增加。但这种情况不见于中年女性。
另外,持续失业的中年人死于脑卒中的风险明显升高,男性和女性都如此。
研究者提醒道,由于日本与其他国家工作文化的差异,可能该研究结果不适用于其他国家。不过该研究可以说明的是,中年时期如果有工作保障,可能有助于降低脑卒中风险。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这项研究纳入21 902例中年男性和19 826例女性受试者(年龄40~59岁),分析15年期间受试者受雇情况对脑卒中的长期影响。
年初,朋友圈都被一则“华为员工自述中年失业的家庭财务悲剧”的新闻刷屏。中年失业的风险可能不仅是带来家庭财务悲剧,近日发表在Stroke杂志上的一项日本研究提示,中年失业会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风险显著增加。
0003
相关推荐
睡不足,升血压!Hypertension杂志研究
既往研究提示,睡眠不足与心血管风险增加有关,但缺乏因果关联证据。7月12日,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交叉研究发现,健康年轻人如果每晚仅睡4小时,24小时平均血压、睡眠时血压均会明显升高,女士尤其明显。该研究纳入20名健康的年轻成年人,其平均年龄23.4岁,其中9人为女士。近半数肺动脉高压患者伴心律失常!阜外医院柳志红等研究
近日,阜外医院柳志红等对2019~2021年100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分析显示,近一半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至少发生过一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研究发现,心律失常患病率为44.4%。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上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和窦房结功能障碍。研究发现,年龄越大、右心室越大,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越高。CDC称我国≥60岁老人疾病缠身:近六成有高血压,75%有≥1种慢病
在我国≥60岁的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的人,占10.8%。而未来数十年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预计2050年,老龄化水平达30%以上。人年纪大了疾病多会找上门儿来,尤其是慢性病。而相关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慢阻肺是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前5大病因。那么,老年人群慢性病到底会带来多大疾病负担?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0:50:27
0000【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公布】四种特殊情况的处理建议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逐年增加,而且绝大多数首诊于急诊科,如何进一步缩短ACS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治疗的时间,并给予规范处理就对急诊医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等日前发布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现就该指南中对几种特殊情况的急诊处理介绍如下。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7-31 14:51:52
0000阜外医院姚焰和张澍发表文章:临床心电生理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阜外室上速消融辐射量仅相当于常人1年总辐射量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张澍等撰文指出,我国临床心电生理已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文中指出,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早在2008年就倡导低射线电生理技术及三维标测和导航的理念,对于冠状静脉窦放置途径,由采用固定弯电极导管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途径,转为采用可调弯电极的股静脉-下腔静脉途径,不仅大大降低了电生理医生操作中的辐射风险,也减少了上腔静脉途径的各种严重血管穿刺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