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男子称(自己一天之内死了27次,原来犯了,电风暴,但我国救命神器使用率几乎为零)
图1 正常心脏节律是这样的
以下是这位英国男子的视频:
昨天,一个视频得到了很多人的称奇。该视频说的是,一名54岁的英国男子在足球场上意外跌倒,原本以为只是脱水,没啥大问题的他,在一名男护士的的坚持下被送往医院。结果他自己在鬼门关走了27次。
如果是心梗或严重心肌缺血导致的,需要马上进行介入治疗,缓解缺血。
医学上把人的救治环节称为“生命的链条”,包括尽快启动急救系统、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和院内生命支持。
总之,一个人发生意外,能不能活下来,是一个社会公共问题,如果仅仅医院水平较高,但病人送不到医院去,其实也不一定能存活。
图2 室颤的图形是这样的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电除颤抢救患者 家属砸门欲破门而入,以下是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郭继鸿. 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 中国循环杂志. 2013,28:322-326.
新闻称,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于没有配备自动除颤器,发生了10余例猝死事件,但没有成功救治,留下了遗憾。而日本世博会期间,有5例猝死,4人存活。
除电除颤之外,还可能会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除颤仪,又被称为生命的“灭火器”,仅仅医院里面有。后来人们发现,在公共场合,如果发现有需要抢救的病人,那该怎么办?
中国有研究称,由于在发生意外时,自行去医院,而不是呼叫救护车,在猝死的患者中,有10%死在了路上。而救护车配备有除颤设备,还有医务人员,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电风暴多见于心梗、严重心肌缺血、心肌炎、电解质紊乱、急性心力衰竭等情况。
与国外的情况不同,中国的自动除颤器上标着“仅限于医务人员”使用。天哪,在生命垂危时,周围还需要有一个医务人员在场,这个概率太低了点吧。
12次电击除颤 苏州27岁小伙命悬一线,视频如下:
有些人对除颤不理解,比如这一个故事:
于是有公司就研发了“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叫AED。现在北京国际机场等地方也有这种救助设备。
这是啥情况,怎么一天内能死27次呢?
先不要吐槽。这个出发点实际是对施救者的一种保护,因为国内尚无法律和法规保护公众实施的救助行为。普通大众,甚至专门培训过的人员也担心招惹是非而袖手旁观。
我国新闻称,我国AED普及率低 使用几乎为零。
中国也有类似的报道,比如这一个:
原来这位先生是心脏“电风暴”,电风暴的定义是一天之内犯多次心室颤动或影响血压的室速,心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射血功能,若不加紧时间抢救,人就没命了。
视频链接:https://v.qq.com/x/page/e0016s6tbdk.html
对于需要多次电除颤的患者,还会给予镇静治疗,否则会给患者造成严重心理阴影。当然,医生会给患者使用镇静剂。在紧急情况下,救命要紧,来不及打麻醉药。
为串起生命的链条,需要完善急救网络,实施对公众救护知识和急救设备的培训及普及,还需要法律的保障。
电风暴最重要的抢救措施是电除颤。那么27次多吗?其实文献还有报道50多次,甚至100多次的情况。
其实自动除颤器使用是很简单的,国外的自动除颤器都标着使用步骤,现在国内很多人口密集的地方也都配备有了自动除颤器。
阜外医院2413例肥厚型心肌病报告:这种类型的心肌病预后最差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樊朝美、安硕研等研究发现,虽然在肥厚型心肌病中,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但其预后差。而且这类患者多合并尖室壁瘤,临床上应注意识别。本研究中,2413例肥厚型心肌病中有66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占2.74%。左心室中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定义为:静息状态下左心室中部峰值压差≥30mmHg,且收缩期左心室中部闭塞或梗阻呈“沙漏状”。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是致命“四连环”!欧洲心脏病杂志文章
近日,欧洲心脏病杂志主编ThomasFLüscher教授撰文介绍了几项研究,并称不健康饮食、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之间有致命性的“四连环”关系。文章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机体代谢的遗传特性、微生物种群和饮食模式对心血管健康有极大的影响。比如,有研究发现,胆固醇吸收有遗传变异性,影响着血液中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冠心病的风险。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2018公布:助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职业回归
近期,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指南。该指南在2015年制定的国内第一版中国心脏康复指南的基础上,历经多次修改,补充新增文献和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更具有前瞻性,专业性,权威性,是我国今后开展心脏康复工作权威的工具书。欧美已将心脏康复纳入医疗保险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41:070000吃二甲双胍者,房颤等心律失常风险较低!Circulation子刊研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服用不同的口服降糖药物的患者,其长期心律失常风险有很大差别,应用二甲双胍者,发生房颤和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风险明显较低。倾向评分匹配分析显示,与单用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或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的患者相比,单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中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中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规范发布:预防优先推荐新型抗凝药物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为了更好规范和促进房颤脑卒中预防工作,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房颤卒中防治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发布了最新的中国房颤患者卒中预防规范。1.非瓣膜病房颤脑卒中风险评估目前推荐采用CHA2DS2-VASC评分系统(表1):男性评分≥2分、女性评分≥3分推荐抗凝治疗;评分为1分(除外女性性别得分)者,根据获益与风险衡量,可考虑采用口服抗凝药;杨进刚阜外2023-08-16 08:12: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