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十大要点(60岁者有近50,患低钠血症,增加病死率)
8. 等容量低钠血症是老年人最多见的慢性低钠血症,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是其最常见病因。
老年人运动过程中补充等渗液体而非低渗液体能够预防运动相关性低钠血症。
10. 预防方面,对于有低钠血症老年患者应定期监测电解质,不要过度限盐或采用“无盐饮食”。
来源:《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 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6, 35: 795-804.
7. 慢性低钠血症过度纠正处理:
老年人实际治疗目标更应保守,即血钠升高速度24 h <6~8 mmol/L,48 h<12~14 mmol/L,72 h<14~16 mmol/L。如果有ODS高危因素,任意24 h血钠纠正不超过5 mmol/L。
①如果24 h血钠增加幅度>10 mmol/L,48 h>18 mmol/L,建议立即采取措施降低血钠并停止积极的补钠治疗;
解放军总医院李小鹰等专家近期发布的《老年患者低钠血症的诊治中国专家建议》指出,要重视老年人群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这份建议要点如下: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②治疗目标:每日血钠升高的速度为4~8 mmol/L,24 h<10 mmol/L,48 h<18 mmol/L,72 h<20 mmol/L,直至血钠浓度达到130 mmol/L。
其中,对于体重异常患者,可考虑2 ml/kg的3%高渗盐水输注,不必限于100 ml;因脑功能恢复需要时间,且应用镇静剂、插管等均会影响判断,因此不必要求重度低钠血症患者症状立即恢复;如果患者同时有低钾血症,纠正低钾血症则可能使血钠增加。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住院患者中发生率可达15%~30%,其中在≥60岁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有研究表明近50%。而这会增加老年人跌倒和骨折风险,诱发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加重患者病情增加病死率。
②在严密监测尿量和液体平衡的情况下口服补充水分或输注10 ml/kg 5%葡萄糖溶液,输注速度3 ml·kg·h-1;
限制液体量是SIADH轻中度患者最常用、最佳及危害最少的一线治疗,但若限量24~48 h后血钠无升高迹象或不能耐受,应给予药物治疗。

图1 严重症状低钠血症处理流程
此外,老年人应用如噻嗪类利尿剂、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一些抗抑郁药时,更应严密监测血钠浓度,及时减量或停用;避免使用对肾脏、尤其是肾小管有毒性的药物。
④上述处理仍不能改善,可以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4 mg,q6h)治疗24~48 h。
托伐普坦因,建议起始剂量从7.5 mg起始,如48 h后血钠浓度仍低于135 mmol/L或升高幅度低于5 mmol/L,可加量至15~30 mg。
9. 对于伴有少尿的急、慢性肾衰竭或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及无尿的低钠血症患者,可能需要采用血液净化治疗。
4. 中度症状低钠血症应给予有限的高渗盐水、等渗盐水、口服钠盐、限水或普坦类药物治疗。检测血钠浓度,如果血钠浓度增加,但症状不改善,建议寻找其他能解释症状的诊断;如果对因治疗中血钠进行性下降,建议如严重症状低钠血症一样管理。
3. 严重症状低钠血症需紧急处理(图1)。对于急性严重症状低钠血症,血钠的纠正速度不必严格限制,也不必降低过度纠正引起的血钠升高。
5. 无症状的慢性低钠血症,不推荐以单纯升高血钠浓度为目标的治疗。
6. 慢性低钠血症的纠正不宜过快,否则可导致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治疗过程要注意:
1. 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135 mmol/L,伴或不伴有细胞外液容量改变的临床状况。
2. 低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发病快慢等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强调个体化,但总的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治疗;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祛除诱因;治疗并发症。
③持续输液治疗,每小时复测血钠水平,直至血钠降至目标值;
①易患ODS的高危因素包括:血钠浓度≤120 mmol/L和/或低钠血症持续时间>48 h;低钾血症;饮酒;营养不良;肝病晚期。
哈医大一附院学者:中国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或1/4标准剂量的替卡格雷足矣
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Y.Li等研究发现,对于稳定型冠心病中国患者,给予1/4标准剂量的替卡格雷或比给予标准剂量的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更佳,且较为安全。研究者发现,与标准剂量氯吡格雷相比,1/4标准剂量的替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更强,后者的血小板聚集率(PAgR)显著低于前者(表1),尤其是用药后第7日更为显著。杨进刚阜外2023-08-01 10:26:44
0000【CHC2017】BMJ荣誉副主编:只有15%学术研究有价值
“如今学术领域仅有15%的研究具有真正价值”,《英国医学杂志》(BMJ)荣誉副主编及BMJOpen主编TrishGroves教授说。他认为,从提出研究所关心的问题,到建立合理的设计和执行方案,到有效运行和管理研究项目,再到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结果,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将影响研究成果的价值。北大人民医院学者研究称,≥75岁患者不停跳搭桥术也有较好疗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国栋等报道,即便对于7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非体外循环)施行心脏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也能获得较理想的疗效和较高的中远期生存率。该研究团队报告的233例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率为6.44%(15例)。平均随访7.75年,121例随访生存者术后1、3、5、8、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99%、87.55%、85.31%、68.93%、56.70%。“适量饮酒有益健康”是误导!世界心脏联盟声明
近日,世界心脏联盟(WHF)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饮酒没有“安全量”,并批判了少量及适量饮酒有利于心血管健康的观点。【下载全文】世界心脏联盟表示,证据很清楚,任何饮酒都对健康不利。在过去几十年中,心血管病患病率不断攀升,饮酒在其中扮演了“推手”的角色。根据《柳叶刀》一项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结果,世界心脏联盟指出饮酒没有“安全量”。杨进刚阜外2023-09-23 10:16:42
0002二维斑点超声,有助早期诊断和评估心肌淀粉样变!阜外医院王浩等综述
心肌淀粉样变是由于错误折叠的淀粉样物质沉积在心肌间质中形成的一种浸润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最终都会导致进行性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律不齐甚至猝死。阜外医院王浩等发表综述文章指出,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可在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心脏结构改变前识别心脏功能异常,在风险分层、预后评估及疗效评价方面有重要作用。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7:16:45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