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医院研究称(急性心梗患者介入术后短期强化他汀显著抑制血小板活性)
他汀治疗7天时,强化组患者经经血栓弹力图检测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值较常规组明显降低,二磷酸腺苷(ADP)高反应性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8.3% vs 31.7%,P <0.0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徐晓蓉,李奎宝,王攀,等.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 26-30.
强化他汀治疗是指于急诊PCI后当晚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此后每晚服用1 次(强化组),常规剂量他汀治疗则为阿托伐他汀20 mg(常规组);服用时间为7天。
研究者认为,“入选例数相对少,患者临床随访时间较短”可能影响对临床事件发生率的评价。因此,“未来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观察他汀对降低STEMI患者PCI后血栓事件的风险和减少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影响。”
近期发表在我刊的一项研究提示,STEMI患者急诊PCI后早期给予短疗程的高剂量他汀治疗较常规剂量可更显著地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血小板高反应性。
这项研究共纳入行急诊PCI的120例STEMI患者,随机分入他汀常规剂量组和强化治疗组。
尽管短时强化他汀治疗显著抑制了血小板活性,但与常规剂量治疗相比,3个月时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及心血管疾病死亡或靶血管重建)并未显著减少。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标准双重抗血小板,但部分患者会出现氯吡格雷低反应性和对二磷酸腺苷(ADP)的高血小板反应性,发生缺血或血栓事件的风险较高。
0000
相关推荐
生活如何丰盛而健康?加拿大研究
在过去三十年中,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积极心理学。之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的消极情绪和疾病,如焦虑、抑郁、躁狂等病态心理问题的诊治。而积极心理学是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研究人格特征,从而获取愉悦、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心理是一种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关注的是勇敢和乐观、希望和信仰、爱和关怀、快乐和幸福、坚定与忠诚,智慧与潜力等。女士别吃夜宵,小心血管老得快!开滦研究新分析
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会带来不一样的心血管健康。开滦研究最新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夜宵与女性动脉硬化更快进展相关,而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生理性衰老的一种标志。而且研究显示,这种相关性独立于总能量摄入、饮食质量、失眠、绝经状态和其他主要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研究者强调,应该注意到吃夜宵在预防慢病中潜在作用。研究者指出,除了考虑营养、食物种类和饮食模式外,相关指南还应该考虑推荐进餐时间。【长城会举办大数据论坛】“性感”的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无可争议地来临了。在长城会大数据论坛上,辉瑞中国医学部的谷成明博士指出,大数据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巨大且持续高速增长”。而且,“大数据能够让我们看到以往看不到的东西,回答临床研究回答不了的问题。”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一晚醒来多次: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高
在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ESC)年会上报道的西班牙PESA研究显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或一晚醒来多次,会增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风险。而且研究还发现,夜间醒来次数越多,其颈动脉或股动脉区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越多。具体而言,与每晚睡7~8小时的人相比,在考虑体力活动、抑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后,每晚睡眠时间不够6小时的人其冠状动脉上的斑块体积增加27%。王辰等Lancet发文称,中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比肩糖尿病
4月9日,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等进行的中国肺部健康研究在Lancet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我国≥20岁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病率为8.6%,依此估算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患者。但却仅有12%慢阻肺患者之前做过肺功能检查,仅有2.6%的男性和1.8%的女性知道自己罹患慢阻肺。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5:56:1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