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医生警告(葡萄已成为幼儿窒息第三大常见食物)
果冻;
17个月男孩,在家中吃葡萄噎住窒息,试图救治且拨打急救电话。但最终葡萄取出,男孩死亡。
大肉块;
若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则可采用另一姿势。把孩子翻过来,将婴儿仰卧于大腿或坚固表面,面朝抢救者。抢救者以两手中指或食指,放于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这都是《儿童期疾病档案》报道的3则真实病例。
5岁幼儿,吃葡萄时呛入气道,虽经救治但葡萄“岿然不动”,心脏骤停,最终死亡。
3岁以上儿童同成人:
2岁幼儿,公园加食葡萄噎住窒息,幸亏急救人员短时间及时赶到清除葡萄并送往医院。但患儿情况不佳,脑部、肺部水肿,在重症监护室住了5日才保住小命。
他们指出,幼儿气道发育以及牙齿并不完善,不能很好咀嚼,而且吞咽反射也不够成熟。而葡萄这种食物,对于婴幼儿来说,整粒就比较大,葡萄又比较柔软,比硬物更贴合气道壁,又不容易取出,除非特殊装置。因此,潜在危险比较大。
花生酱等粘稠度过高的食物;
来源: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附2:易引发窒息的10大食物黑名单
海姆立克医生
芹菜等多纤维不易嚼烂的蔬菜;
那么不幸发生食物窒息怎么办?打急救电话是没错的,但时间不等人,要赶快急救,将孩子双脚倒吊,拍打背部?错。有效的急救手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附1:海姆立克急救法示意图
太长的面条;

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是否将异物吐出。
(该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多刺的鱼。
龙眼、樱桃、葡萄等小巧水果;
[1] Archives of Diseases in Childhood:Young children can choke to death on whole grapes, doctors warn. BMJ. 21December 2016.
3岁以下幼儿:

据报道这3则病例的医生介绍,5岁以下幼儿致死性窒息中,过半是由食物窒息所致,而葡萄是其中第三杀手。“但大多数公众对葡萄潜在危险并不知情。”他们强调。

海姆立克急救法已救治无数人的性命,海姆立克这位美国医生也被称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不过2016年12月17日,这位伟大的医生离世,享年96岁。
抢救者用双臂环绕患儿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于患儿胸廓下和脐上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患者的腹部。直至异物排出。
麻花、糖果等不好咬的食物;
鱿鱼丝、牛肉干等纤维过长的食物;

类似的食物还有樱桃西红柿等。“这些食物在给幼儿食用时,应尽可能弄得小一些,比如一颗葡萄分成4份。同时重要的是,看护人要眼不离人,以防万一。”医生强调。
[2] 引发窒息的十大食物黑名单来自搜狐网站.
花生、大豆类等;
Lancet发表伊朗研究称,每天一片复方制剂,可有效预防心血管病
8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PolyIran研究提示,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吃一片包含四种心血管药物(阿司匹林81mg、阿托伐他汀20mg、氢氯噻嗪12.5mg、依那普利5mg或缬沙坦40mg)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能有效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致死性心肌梗死、猝死、心衰、冠脉血运重建、中风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心脏瓣膜术后血管内溶血防与治: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治疗
血管内溶血是心脏瓣膜术后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严重瓣膜相关血管内溶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亚临床溶血仍普遍存在。据阜外医院敖虎山、王瑾介绍,该并发症主要发生机制为瓣膜术后局部结构改变,导致非生理性血流形成,剪应力增高,引发红细胞破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恐慌或焦虑时吸点阿米洛利粉剂,可能瞬间就管用
阿米洛利是临床常用的心衰治疗药物,也可用来降血压。近期一项临床前实验发现了这种药物的新用途:恐慌或焦虑时吸入用可以明显缓解症状。据报道,美国有4000万人存在焦虑症,大约600万人有恐慌症。治疗这些疾病的抗精神病药物不能立即缓解症状。研究者指出,恐慌症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可能是儿童期受到伤害,比如亲人亡故或分离,不仅可造成很深的心理阴影,也会改变儿童的基因。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或偏头痛,或因原位血栓!Stroke杂志阜外医院闫朝武等研究
卵圆孔未闭(PFO)是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偏头痛有关。阜外医院结构心脏病中心闫朝武等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发现,有卒中和偏头痛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卵圆孔处原位血栓较常见,而无症状患者中没有1例有原位血栓。研究者认为,原位血栓形成可能与卵圆孔未闭相关卒中或偏头痛有关,可能需要治疗。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3:51:49
0000欧洲心衰协会更新共识,建议用四步诊断法来确诊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
据估计,在≥60岁的人群中,大约5%被诊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但在心衰领域,确诊HFpEF仍是一大挑战。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明确提出,HFpEF的诊断标准是:出现心衰症状和(或)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50%,利钠肽水平升高,并至少存在以下一条附加标准:(1)相关的结构性心脏病:左室肥厚和(或)左房扩大;(2)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3:46:57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