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药物管理的四点专家建议)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ACEI)的应用,建议:
(3)非心脏手术者启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属常规,应按个体化原则在仔细权衡获益-风险之后做出临床决定。
(1)准备行非心脏手术者若正在用他汀类药物则继续使用。
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建议:
(2)需要在术前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择期非心脏手术应延迟至裸支架置入后30天或涂层支架置入12个月以后;球囊扩张后14天内,不应进行需要在术前停用阿司匹林的择期非心脏手术。
(1)因心绞痛、冠心病二级预防、心力衰竭、有症状心律失常或高血压等强适应证而正在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围术期应继续使用。
(6)当停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逐渐减量以尽可能降低撤药风险。
(5)不推荐患者在手术前短时间内不经滴定而直接启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
来源: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中国专家建议(2015).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5, 34: 1273-1280.
(1)术前应该继续应用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3)拟行高风险手术的患者若根据指南指导可在术前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
为了让老年患者更安全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心血管药物管理要注意哪些事项?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及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教研室制定的《老年患者术前评估专家建议》可给予临床医生以参考。
(2)如果术前停用了ACEI或ARB,术后在临床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恢复使用。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2.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建议:
(2)冠心病患者或有明确心肌缺血证据的高危患者,如尚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在择期血管手术前推荐根据心率和血压滴定使用。
(4)有适应证但尚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择期手术者,应在术前至少1周开始启动治疗。且从较小剂量开始,按心率和血压滴定剂量,逐步上调至目标剂量或最大耐受剂量。
3.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建议:
(2)拟行血管手术者应该在术前开始使用他汀。
(1)术前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管理应该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心脏科医生共同完成,权衡出血的风险和抗支架血栓形成的获益。
早睡的老年人,痴呆风险增倍!上海老年研究
既往研究提示,睡眠质量差的人得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一项基于上海老年研究的新分析表明,老年人如果晚上睡得较早,痴呆的风险也增加。在该研究中,校正人口学因素、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体重指数、抑郁症状、吸烟、饮酒、体力活动、合并症、APOE4基因型、基线简易智力状态(MMSE)等因素后,与在晚上9~11点睡觉的老年人相比,9点以前睡觉的老年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了1.16倍。分离心肌细胞有新方法!阜外研究
想探索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学、信号传导、药物测试以及单细胞转录组学?心肌细胞就是重要工具,但如何对胚胎期及出生后不同年龄段小鼠心肌细胞更好进行体外分离?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聂宇与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王玉瑶等结合文献以及实验结果发现:分离胚胎期小鼠心肌细胞可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出生后1~3d小鼠心肌细胞可用GentleMACS法;多次查“坏胆固醇”都很高,最危险!开滦研究
开滦研究最新分析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长期变化存在“累积暴露”现象。研究还发现,LDL-C累积暴露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等影响因素后,LDL-C升高累积暴露6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了1.08倍。杨进刚阜外2023-09-17 16:31:42
0000七成大动脉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有肾动脉狭窄,阜外医院研究
高血压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与不良预后相关。阜外医院张慧敏等研究提示,合并高血压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多伴有肾动脉狭窄,其次为主动脉狭窄和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合并肾动脉狭窄的患者占69.3%,其次为胸主动脉狭窄(25.7%)、腹主动脉狭窄(20.5%)和重度主动脉瓣反流(11.8%),25.7%的患者同时出现两种及以上上述病变。1/4老年卒中患者存在贫血且增加死亡风险
贫血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最新研究显示,贫血会增加老年人卒中后的死亡风险。研究者调查了2003年~2015年的801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平均年龄77岁,发现这些患者中有1/4存在贫血,贫血显著增加其1年死亡风险。研究者发现,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的2倍。而对于出血性卒中患者,贫血者的死亡风险是不贫血者高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