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共识,特殊人群抗血小板治疗的七个要点)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1. 对于有心梗史、糖尿病、慢性肾病、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的高危患者,如出血危险较低,可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4. 对于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者,建议颅内出血稳定6个月后,可考虑重启抗血小板治疗,而脑叶出血患者应个体化处理。
3. 伴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既是血栓高危人群也是出血高危人群,在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前必须进行肾功能评估和出血风险评估。PCI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GPIIb/llIa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的慢性肾病患者随肾功能不全分级增高,出血增加。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但同时必然伴随出血风险,为一助临床医生认识和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了《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现就其中对特殊稳定性冠心病人群的建议摘要如下。
建议接受对于球囊扩张及置入BMS者,应分别推迟到PCI术后14d和30d。置人DES患者,最好推迟至PCI术后1年,最少6个月。如术前必须停止P2Y12受体拮抗剂,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术后应尽快开始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
7. 需要长期口服抗凝治疗者,如仅需单个抗血小板治疗,首选单用华法林,其次可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选择达比加群,应考虑同时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如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PCI术后或高危患者,可选择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联合1个抗血小板药物,证据最充分的方案是华法林联合氯吡格雷。如患者出血风险较低,也可考虑短期三联,即口服抗凝药物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2. 对于高龄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建议阿司匹林不超过100 mg/d,氯吡格雷为75 mg/d,如需负荷量可酌情调整。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在75岁以上老年人中慎用。
5. 对发生活动性消化道出血者,待状况稳定后,可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同时注意严密监测出血复发。对于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长期治疗中,需监测和观察消化道不是和出血等不良反应,可每1~3个月定期检查粪便潜血及血常规,以尽早发现异常。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6. 需要行非心脏手术者,如在PCI术后,则应避免过早停用P2Y12受体拮抗剂,尽量推迟手术到患者完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
来源: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44: 104-111.
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有这三项嗜好的人,食管癌风险大增
喜欢吸烟,又喜欢喝点酒,还常常捧着茶杯的人,在生活中常见。但让人心惊的是,吸烟、饮酒以及茶中的化学物质和烫嘴的温度这么一混杂,使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了。近期中国前瞻性慢病研究纳入45万余人随访9年多的研究发现,喜欢喝烫茶且吸烟、过量饮酒者,其患食管癌风险是无此三项习惯者的5倍多。Circulation:心衰患者中等强度锻炼最合适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当的体能训练对心衰患者有益,进而减少病情恶化和再入院风险。近期一项发表于Circulation的研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并表明中等强度的训练或最适宜。这里的中等强度的训练,差不多为每分钟走100步,也就是30分钟3000步。研究显示,相比常规推荐的体力活动,有监督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和中等强度连续训练12周均有助于心衰患者左心室缩小,并且泵血功能有所改善。机器学习读冠脉造影片可行可靠!阜外医院徐波等研究
杨进刚阜外2023-09-11 10:31:01
0000阜外医院14年2000例资料分析: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后有3%的患者需要植入起搏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浩、张金萍等通过分析本院14年近2000例患者的资料发现,主动脉瓣机械瓣换瓣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发生率较低,远期高于近、中期,高龄、房颤患者风险高,而且多是由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研究显示,该院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发生率为3.07%,30天内发生率为0.55%,中期(30天~1年)发生率为0.03%,远期(>1年)发生率为2.22%。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0:31:55
0000DYSIS-China研究:东北医生对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较差
近期,胡大一等发表了DYSIS-China研究最新分析。该研究显示,患者血脂达标与临床医生对指南推荐的LDL-C控制目标知多少有关,而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科室、不同职称的医生对此参差不齐。研究者发现,全国不同地区的医生就LDL-C控制目标的认知程度和患者达标率,差异不小,其中东北地区较低。图不同地区的医生中,认为指南所推荐LDL-C控制目标是临床重要参考的比例杨进刚阜外2023-08-12 11:11:5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