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南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每天来点阿司匹林有助于预防心脏病、脑卒中以及结直肠癌,但是同时也会增加胃肠道出血以及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因此是否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还需咨询医生再行决定。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建模报告显示,终生服用阿司匹林在40~69岁时服用获益最大。
近日,美国预防服务工作(USPSTF)组在Ann Intern Med上正式发布了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南,这份指南也是对2009版和2007版USPSTF发布的相关指南的更新。
来源:Marcia Frellick. USPSTF: Final Guidelines on Aspirin as CVD, Cancer Prevention. April 11, 2016.
“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人,预期寿命应≥10年且愿意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年以上。”指南撰写者指出。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而且,在40~59岁开始启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或者60~69岁已伴有增高的心血管风险者进行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均可能延长预期寿命。
指南推荐,50~69岁人群如果10年心血管风险≥10%且无出血风险,应考虑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天)预防心血管病或结直肠癌。
同时也发现,50岁以下人群即开始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证据还不够充分。
0000
相关推荐
喝水少惹祸端:让人变笨、危害血管和心动过速
人是水做的,好好喝水有多重要?让人变笨有时候是不是会有这种感觉:睡了一晚好觉,可是第二天还是精神气不够,脑子还慢半拍?近日一项美国研究提示,这可能是喝水少捣的鬼。研究显示,脱水与大脑灵敏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当身体失水量为体重2%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就开始亮红灯,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和专注力均会大打折扣。值得注意的是,脱水2%的时候,个体可能并不感到口渴。首选单片复方降压药,效果更优!JAMA子刊Meta分析
近年来,单片复方制剂已成为高血压初始治疗的重要方案。近期,根据JAMA子刊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初始应用单片复方制剂比初始单药治疗或常规治疗方案(起始服用一或两种药物,然后逐渐增加药量)更能有效降低血压,且耐受性良好。研究纳入7项研究,共1918例患者。4项研究应用三合一单片复方制剂,3项研究应用四合一单片复方制剂。5项研究为短期随访(4~12周),2项研究的随访时间为6~12个月。杨进刚阜外2023-10-03 08:52:07
0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称:国人半数腹型肥胖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发现2015年中国15省份18-59岁成年人中仅有<20%没有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54.0%的成年人存在≥2种危险因素。研究显示,总体上,代谢性危险因素以中心性肥胖(50.2%)、血压升高(43.2%)、HDL-C降低(43.0%)多见,其次为TG升高(28.2%)和血糖升高(13.7%)。安贞医院赵冬等开发脑中风终生风险量表:血压≥160/100 mmHg者风险高达38.4%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的致死致残性疾病,而我国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显示,社区人群中54%的脑卒中患者年龄还不到65岁,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预测脑卒中风险以便尽早预防?近日北京安贞医院赵冬、王瑛等在2万余人的队列研究中就针对35~60岁人群发明了一个专门预测脑卒中终生风险的量表(图1)。图1伴有不同危险因素的35~60岁者脑卒中终生风险(到80岁时)评估量表杨进刚阜外2023-08-02 16:37:07
0001中国台湾学者发现,慢阻肺患者起始应用支气管扩张剂30天内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我国台湾学者发现,COPD患者在起始应用长效β2受体阻滞剂或者长效毒蕈碱拮抗剂的30天内,其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缺血性中风的风险大约增加50%。研究者提醒,COPD在启动长效β2受体阻滞剂或者长效毒蕈碱拮抗剂治疗的30天,临床医生应警惕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