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十大专家建议
2. 与β阻滞剂联合应用时,如出现低血压等不能耐受的情况,优先保留β阻滞剂。若已用β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仍有心绞痛,或考虑痉挛性心绞痛时可选用钙拮抗剂。
9. 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尤其是初次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者,避免出现明显低血压。硝酸甘油起始剂量5~10 μg/min,每3~5分钟以5~10 μg/min的步距递增剂量,剂量上限一般不超过200 μg/min;停止静脉用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出现症状反跳。一般硝酸甘油减量至5 μg/min、硝酸异山梨酯减量至1 mg/h时可停用。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3. 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时慎用硝酸酯类药物。
4. 不建议硝普钠用于冠心病所致心衰,硝普钠可用于高血压伴急性左心衰的患者。
7. 在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可迅速缓解手术中的冠脉痉挛;亦可用于缓解心肌缺血及鉴别冠脉狭窄的性质。经导管冠脉内注射,常用剂量为200 μg/次。若冠脉痉挛持续存在,可以持续静脉滴注。
10. 静脉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会导致头痛、低血压、眼压升高、颅内压升高、心率加快、高铁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等不良反应。对于严重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或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未经手术治疗者,急性脑卒中患者要避免应用;心率>110次/min的患者,以及重度贫血患者应慎用。
来源:杨艳敏, 方全, 王斌, 等.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中国内科杂志, 2014, 53: 74-78.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8 h内,为控制心肌缺血或为控制合并存在的高血压、心衰需要持续静脉应用硝酸酯。症状缓解后 12~24 h可停药。
6. 静脉硝酸酯类药物不建议用于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患者。对于其他非ACS相关的高血压急症,应优先使用指南推荐的其他降压药物。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5. 对于严重二尖瓣狭窄、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心包填塞等心室充盈受限的疾病、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以及以右心衰为主的心衰发作,硝酸酯类血管扩张剂易致低血压,应慎用。
8. 硝酸酯类药物初始应用应注意询问患者之前是否用过,有否不能耐受或不良反应等情况。如无禁忌证,低剂量起始逐渐滴定至症状缓解或达到“血压效应”。即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10%,高血压者用药后血压较基线下降30%,但收缩压不能低于90 mmHg。
硝酸酯类药物很老很流行,其静脉制剂主要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急症等的急危重症期,如何应用得得心应手,合理规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艳敏和协和医院方全等代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门为此制定了“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专家建议”。
以下为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十大专家建议:
阜外医院“杂交”治疗难治性房颤经验:胸腔镜联合介入导管消融效果更确切
目前,无论是导管消融还是胸腔镜外科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成功率偏低。阜外医院郑哲等在国内较早应用胸腔镜外科消融联合介入导管消融治疗长程持续性房颤,手术创伤小,不用建立体外循环。初步的临床结果显示手术安全可行,消融成功率优于单纯导管消融和胸腔镜外科消融的疗效。本组共15例患者,房颤最长时间为6年,房颤病史时间最长12年,平均房颤持续时间(4.0±3.9)年。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36:43
0000午后小睡,老人不“糊涂“!上海学者研究
老了变糊涂?近日一项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学者LinSun等在60岁及以上老人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午后眯一下会让脑子好使点。研究显示,与没有午后小睡的老年人相比,有午后小睡习惯者位置意识、言语流畅性和记忆能力测试中表现更佳。其中原因可能是,午后小睡有助于调节人体炎症反应。不过午后小睡也有“副作用”,研究者发现有午睡习惯者甘油三脂水平更高,可能久坐不动容易让人打盹。阜外医院抢救造影剂过敏性休克经验:发生率万分之二,早期血压下降最常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庄伟和吴永健等报告,在79102例使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住院冠脉介入手术患者中,有15例发生了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0.019%。其中,10例患者对常规抢救措施反应良好,情况很快均趋于稳定,5例顽固性休克患者反应不佳,其中4例为再次接触碘造影剂者。ACC2018:得不偿失!围手术期大剂量β阻滞剂增加死亡风险
在ACC2018年科学会议上公布的POISE研究12个月随访结果表明:对于行非心脏手术却存在心脏风险的患者,与安慰剂相比,围术期使用美托洛尔能预防少心脏事件,但增加了死亡率和卒中发生率。阜外医院应用新型技术拔除心脏电极,可明显降低并发症
随着心律植入装置的植入量日益增多,囊袋感染、电极导线破损以及植入静脉堵塞等并发症也不断增加。经静脉拔除电极导线成为必要的选择。导线拔除的成功率部分是由拔除工具决定。阜外学者尝试运用导线锁定钢丝(LLD)这种新型全程锁定钢丝系统拔除心律植入装置电极导线,初步结果显示该方法安全、有效,有利于导线完全拔除。杨进刚阜外2023-08-17 10:30:53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