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有睡眠呼吸紊乱者置入支架预后差
一项追踪5.6年的日本研究发现,置入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如果其伴有睡眠呼吸紊乱,则术后死亡、心衰、心梗以及脑卒中等风险较高。
研究显示,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有52.3%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而且伴有睡眠呼吸紊乱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例远远高于无睡眠呼吸紊乱者(21.4% vs 7.8%)。
整体而言,有睡眠呼吸紊乱者累计无事件生存率显著更低。
“睡眠呼吸紊乱包括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这个因素常常被临床医师忽视。应该将对住院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紊乱方面的检测和治疗纳入常规工作。”研究者指出。
这项研究共纳入241例接受支架置入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
来源:Sleep disorders may predict heart events after
angioplasty. Heart, June 15, 2016.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
0001
相关推荐
噪声大,易痴呆!丹麦研究
既往研究表明,交通噪音不仅损害听力,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甚至猝死的发生风险。9月9日,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一项丹麦全国性队列研究进一步发现,交通噪音还会增加痴呆风险,尤其是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研究者发现,在楼房噪音暴露最明显侧和最轻侧,平均10年期间的道路交通和铁路噪音暴露,均与痴呆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在楼房噪音暴露最轻侧,道路交通噪音对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影响更大。中国吸烟导致冠心病死亡在增加!中国医大一院研究
中国是烟民大国。烟草暴露是心血管病及其死亡的主要因素。随着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加深以及戒烟措施的实施,与吸烟有关的心血管病死亡情况如何?有种醛固酮增多症,心血管风险更高!重庆学者研究
12月1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不依赖肾素的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明显高于依赖肾素的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我国左心耳封堵术成功率高,42%同时消融!西陶凌等全国39家医院3000例患者分析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左心耳封堵术正成为抗凝治疗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5月31日,JAMA网络开放子刊西陶凌等发表的一项覆盖我国39个医疗中心的队列研究(RECORD研究)表明,在我国经皮左心耳封堵成功率高,围术期并发症和短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其中42%在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同时进行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治疗。该研究还发现,患者的预后与各医疗中心的年手术量有明显关联。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首次报告中国患者从发病至急诊介入时间:平均5.5小时,远远长于美国和日韩
中国医学科学院杨跃进教授牵头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研究近期公布了一项新的分析。该研究发现,对于中国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如果接受急诊介入治疗,从症状发作到介入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5小时,明显长于其他国家的数据。研究也发现,越晚开通冠状动脉,再灌注效果也就越差。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3:55:24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