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二附院简立国等(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心衰患者CRT反应不佳)
研究者介绍说,基于当前CRT治疗相关研究,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慢性心衰指南指出,LBBB 和QRS 波时限是慢性心衰患者植入CRT 推荐级别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作为一种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手段,可以使患者1年死亡率低于10%,但是有1/3的患者却对CRT无反应。那么哪些患者对CRT反应更好?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立国等研究发现,不同QRS 波形态的慢性心衰患者对CRT 的临床疗效不同,其中伴有真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CLBBB)的患者对CRT 有更好的反应性。
之前就有研究表明,I、aVL、V5~6 导联QRS 波峰存在切迹的t-CLBBB患者,其心电图表现的电活动延迟和心脏超声表现的机械延迟活动具有一致性,在接受CRT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住院风险降低。
“t-CLBBB诊断一旦确定,则表明患者左束支的传导完全丧失。而t-CLBBB 导致的心肌电和机械活动异常是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是CRT治疗慢性心衰的重要理论依据。”研究者介绍。
该研究共纳入52例接受CRT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其中包括20例t-CLBBB患者,15例CLBBB和17例IVCD患者。其中,伴有t-CLBBB的患者,多患有非缺血性心脏病。随访6个月。
来源:简立国, 刘士超, 丁同斌, 等. 不同QRS 波形态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临床反应性.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867-871.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t-CLBBB 作为一种新概念被提出,其诊断标准的科学性仍需要更多的心电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去探讨和证实。
而符合经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标准者次之;符合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IVCD)诊断标准者疗效最差,治疗反应率较低,甚至一部分患者出现无反应甚至负反应。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而对于QRS波峰不存在切迹的符合CLBBB 诊断标准的患者,即使QRS 波时限≥150 ms、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左心室心肌收缩的延迟,但在接受CRT 治疗后效果不佳。
在2010年时,Strauss 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t-CLBBB的新概念,即在CLBBB 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3 条新标准:(1)V1~2 导联呈QS 型或rS 型,且r 波< 0.1 mV,aVL 导联q 波< 0.1 mV;(2)QRS波时限:男性≥ 140 ms,女性≥ 130 ms;(3)在Ⅰ、aVL、V1~2、V5~6 等导联中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存在QRS 波切迹或顿挫。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在对接受CRT治疗的52例慢性心衰患者随访6个月后,研究者发现,符合Strauss 等提出的t-CLBBB 诊断标准者疗效最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甚至一部分患者的心功能接近或达到正常人标准。
中国高危介入患者,替卡格雷单药治疗更好!韩雅玲等TWILIGHT研究最新分析
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需要使用阿司匹林和P2Y12抑制剂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APT)来预防血栓并发症。据相关研究,缺血性和出血事件的风险因种族而异,与非东亚患者相比,东亚患者的特点是缺血风险低,出血风险高。在短期DAPT治疗后停用阿司匹林治疗并维持P2Y12抑制剂单一疗法已被证实可减少出血。杨进刚阜外2023-09-24 16:31:58
0000荷兰研究称,车水马龙路旁居住危害等同于每天吸10支二手烟
都知道,住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旁不好,一则噪音大,二来尾气浓度高。不过危害程度有多高?近期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共卫生局进行的研究让人很不安:居住在交通繁重的双向大马路旁,其危害与每天处于10支香烟所致的二手烟雾中一样。如果是将交通压力减半如何?研究也发现,相当于每日避开了4支二手烟的危害效应。有人说,我家不在大马路旁,但在钢铁厂旁会如何?这项研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相当于每天有人跑到家里吸3支烟。超千万例患者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发布
医疗质量是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内涵。9月17日,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21暨第六届中国血管大会上,国家心血管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心脏大会秘书长郑哲教授发布了《2021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郑哲教授杨进刚阜外2023-09-19 15:41:37
0000午睡超1小时有害!广州医科大学研究
很多人都有午后小睡的习惯,但是多长时间合适?在欧洲心脏病学会2020年年会上,广州医科大学潘哲等进行的研究显示,对于每晚睡眠都充足的人而言,每天午睡不要超1小时!研究显示,与不午睡者相比,午睡超过1小时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病风险增加34%。如果将夜间睡眠考虑在内,则死亡风险在那些每晚睡眠多于6小时者中增加。那么午睡不足1小时又如何?5%心衰的BNP不一定高!美国研究
钠尿肽(NP)升高通常被认为是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时对心脏壁压力应激升高的一种代偿反应。近日美国学者发表研究称,有一定比例的心衰或心功能不全患者的B型利钠肽(BNP)极低(<50pg/ml),甚至测不出,这可能是“钠尿肽缺乏症”的表现。研究者针对47970名成年心衰住院治疗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异常或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测量了B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