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9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二十四节气:小暑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暑,六月节。
《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52)
2018.06.04作者 林佳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回来潼潼一直在哭闹,以前从来不这样的,抱也不是,外面下着雨,走出去一会,停了会回到家又哭了,爷爷抱也不行,洗澡后量了体温,38.3,这周发烧两次了,每次当天退了,第二天精神状态也很好,没有其他症状。今晚观察一下。
生活总是有很多的遗憾,及悲伤,到了这个年龄,慢慢接受很多现实,亲人的离开,悲欢离合,见过很多离奇古怪的发病原因,也就明白了道德经所讲的内容。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53)
2018.06.05作者 林佳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潼潼今天恢复正常了,精神好,又能一起奔跑飞翔了。
今天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复诊,整个人都变了。面色红润,精神好,胃不胀,不痛,大便成型,复查胃镜,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其实一开始觉得不好治,患者非常的焦虑,很恐惧不安,总是担心萎缩性胃炎癌变,所以整体调起来比较棘手,躯体症状比较多,患者本人又特别在意细微的症状对身体的影响,每次看病都要反复的解释,反复的安慰,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今天复诊症状基本没有了,我记得用过半夏泻心,理中汤,茯苓饮,四君子,柴桂姜等,谢谢你的信任。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54)
2018.06.06作者 林佳明
坚持的信念,有担当,有责任
早晨,查房,一个右下肢麻木的患者,用了其他方效果不好,怕冷,脉沉,舌尖又红,今天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四妙散。
一反复发作性弦晕,口干口苦,胸闷,不欲食,起来则晕,舌淡红舌体胖大苔薄白,脉弦,此为少阳太阴合病,小柴胡汤合泽泻饮、苓桂术甘汤,加陈皮,天麻。
一门诊失眠的病人,口干欲饮,胸闷气短,两天两夜没能睡觉,痛苦不堪,无重大事件刺激,无明显焦虑,抑郁,无幻听、幻觉。舌淡红苔白,脉弦细,此为阳明太阴合病,太阴水饮内停,饮停化热,饮上逆于心,内扰心神而气短不寐,为黄莲温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下午去老年大学讲课,今天讲了中风的预防及治疗,由于下周要开始讲公开课,交代了一些注意事宜。
回来的路上,与燕子聊了会,看见她的努力,有时连自己都会汗颜,一个没有中医基础的人,天天读《黄帝内经》《伤寒论》,天天记录自己的中医人生,为了研究六经,把所有的医家的书买回来研读,并能提炼观点及核心思想,强大的动力,坚持不懈的努力,有时自己都会偷懒及放松下来,她却给了一个坚持的理由。
谢谢你,燕子!
希望有一天,中医经方的传承,由你传承下去,有必定坚持的信念,有担当,有责任,我觉得一定会可以实现!
记录|我的中医经方人生(555)
2018.06.07作者 林佳明
六经治疗失眠易醒
主诉:失眠易醒
六经辩证:怕热,烦躁,口干,易忘,为阳明病,里热内扰于心,心神不宁而失眠易醒。
头痛,胸闷,胸痛,易疲劳,舌淡红苔白腻,中有裂痕,为太阴病,里虚饮停,水饮上犯于中焦及清窍而头痛,胸闷,胸痛。此为太阴病夹饮
六经辩证:太阴阳明合病,夹饮犯中上二焦
辨方证:温胆汤合吴茱萸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拟方:
茯苓20g,法半夏15g,枳实10g,竹茹12g
生姜10g,大枣10g,吴茱萸15g,党参20g
全瓜蒌15g,薤白10g,生龙骨20g
生牡蛎20g,石膏30g
我的中医经方故事连载(197)生活,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左束支起搏,降低新发房颤风险!阜外医院樊晓寒等研究
右心室起搏影响心功能且增加新发房颤风险已被证实。研究还表明心室起搏负荷与持续性房颤的发生有关。阜外医院樊晓寒等发表大规模前瞻性研究发现,与常规右心室起搏相比,左束支起搏降低新发房颤风险。心室起搏负荷高的患者可能更受益于左束支起搏。常规右心室起搏患者新发房颤发生率几乎是左束支起搏患者的2.3倍。与常规右心室起搏相比,左束支起搏使新发房颤风险显著降低72%。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1:16:44
0000三军大研究称,长期饮用纯净水对心血管有害
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学院环境卫生学教研室的舒为群、罗教华等研究发现,长期饮用矿物质含量较少的纯净水及人工矿物质水不利于心血管健康。研究者发现,饮用矿物质含量较少的纯净水及人工矿物质水会导致一些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的升高,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精氨酸酶的水平。常活动降低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欧洲心脏杂志研究
体力活动对于心血管的益处早有很多研究证实。指南推荐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体力活动。近期,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同样降低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研究基于英国Biobank队列40万人超过280万人·年的随访结果。共发生8640例房颤事件。研究发现,与不活动者相比,体力活动(>500MET分钟/周)者发生房颤的风险较低,女性从活动中的获益较男性更多。杨进刚阜外2023-09-04 12:01:37
0000甘肃学者:房颤高血压患者或宜睡前服降压药?
甘肃省人民医院梅光艳、邓建君等进行的研究发现,持续性房颤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白天血压显著下降,而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研究者指出,对于合并持续性房颤的高血压患者,应注重夜间血压监测,特别是夜间血压极值,并有针对性地降压,必要时可选择长效制剂在下午或睡前服用。该研究显示,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患者夜间血压并无明显下降,夜间最大收缩压不降反升,同时反杓型比例显著升高。CDC称我国≥60岁老人疾病缠身:近六成有高血压,75%有≥1种慢病
在我国≥60岁的人,占总人口的16.7%;≥65岁的人,占10.8%。而未来数十年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预计2050年,老龄化水平达30%以上。人年纪大了疾病多会找上门儿来,尤其是慢性病。而相关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和慢阻肺是我国老年人慢性病前5大病因。那么,老年人群慢性病到底会带来多大疾病负担?杨进刚阜外2023-08-30 10:50:27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