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又开先河,郑哲团队启动MISSION,1研究,用微信管理搭桥医生二级预防行为)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符合指征的患者出院带药中他汀的使用率,次要重点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处方率改善情况。
郑哲指出,MISSION-1研究作为首个基于CCSR的质量改善行动,将在质量改善措施的验证和推广方面进行必要的探索,发挥先锋示范和试点作用,对于未来一系列心血管疾病质量评价和改善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深远意义。
阜外医院的外科团队设计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干预措施,通过移动应用,对医生进行三类干预措施:药物使用培训和指导工具、用自查清单提醒医生及时开药、以及通过定期反馈报告来督促外科医生提高处方率。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外科郑哲教授牵头开展的MISSION-1研究方法学文章由American Heart Journal在线发表。
研究者将干预组的外科医生纳入微信公众号管理,进行为期大约18个月的干预,并利用CCSR数据平台评价干预效果。
之前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研究(CCSR)发现,我国心外科医生普遍对冠脉搭桥术后的二级预防重视不足,我国搭桥患者出院带药中他汀的使用率仅72%,不足四分之一的患者接受了所有符合指南和使用指征的药物,这都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图1 MISSION-1研究的整群随机分组临床研究设计
该研究是一项大规模、前瞻性、整群随机分组临床研究,利用最小化随机方法,将60家大型外科中心收治的预计960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

0001
相关推荐
重庆医生总结238 例病毒性心肌炎首诊症状:发热多见,心血管系统症状少见
近日,一则“省立年轻护士值夜班时突发心肌炎,生命垂危”的新闻让人揪心。那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多以哪些症状首次就诊?重庆市开县汉丰医院心内科张德光在总结23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发现,首诊症状多为非心血管系统症状,且病程多在2个月以内。他指出,对乏力、面色差,应用过抗微生物药物治疗而病况无改善者,以及对院外按诊断疾病或相关症状治疗无效者,临床医生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存在。每天1斤2两水果和蔬菜最好!阜外医院10万人研究
阜外医院一项大规模的中国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风险。阜外学者提出我国大动脉炎新诊断标准:包括所有形式大动脉炎病损,甚至可诊断超急性期无明显血管影像改变者
近期,阜外医院邹玉宝、宋雷和蒋雄京等在本刊发文,梳理和分析了大动脉炎国际上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中国分型标准。大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也可累及肺动脉及分支。临床少见,多见于年轻女性。但限于发病率低,病因不明,诊断标准多是建立在小规模的临床研究基础上,并且研究人群的人种也有较大差异。该疾病目前有多个诊断标准,各标准强调的要点不完全一致。慢性闭塞病变长度≥15 mm,介入术后再狭窄风险高!阜外研究杨伟宪等研究
打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有助于缓解局部心肌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CTOPCI成功的因素很多。除手术经验外,CTO病变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成功率,其中闭塞长度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日,阜外医院杨伟宪、乔树宾等发表研究显示,长CTO病变患者介入术后死亡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并不高,但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靶血管血运重建(TVR)风险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