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王春生团队JACC介入子刊撰文称(经心尖置入国产J,Valve瓣膜治疗重度主动脉瓣返流效果可靠)
【一生可能只见一次的病例】
早在201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及王巍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就曾使用这种国产J-Valve瓣膜,治疗了两位75岁以上高龄、患有多种合并症的重度主动脉瓣返流患者。
以前常用的瓣膜系统多由于瓣膜锚定问题,导致了较高的瓣膜移位和瓣周漏的发生率。而J-Valve 瓣膜系统的亮点就在于具有智能定位功能,有助于主动脉瓣更精准地置入到适合的位置,且方便操作。
这项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魏来等进行的研究表明,一种新型国产的J-Valve瓣膜系统用于主动脉瓣返流的外科高危患者效果较佳。
该研究中,接受手术的6位患者全部成功,无一例患者需要植入起搏器、应用气囊扩张。重症监护室平均停留时间为2.17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 d。
[2] 阜外医院在微创心脏瓣膜外科领域再获突破. 光明网, 2014年7月17日
来源: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虽好,但当前常用的TAVR装置对于主动脉瓣返流患者仍存在瓣膜锚定的挑战,就连当前欧美指南也建议,对于主动脉瓣返流严重或者无钙化瓣膜的患者(>3 级),不建议行TAVR。不过近日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僵局。
[1] Wei L, Liu H,Zhu L, et al. A New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System for Predominant Aortic Regurgitation Implantation of the J-Valve and Early Outcome.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5, 8: 1831-41.
图 J-Valve 瓣膜系统示意图
手术方式是在肋间开一个3~5 cm的孔,然后经心尖穿刺通过导管把J-Valve主动脉瓣膜系统植入主动脉瓣处。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J-Valve攻克了传统TAVI无法运用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世界难题。在此次试验之前,国际上所有的TAVI手术只能治疗主动脉狭窄,无法治疗单纯主动脉关闭不全,而J-Valve的运用给医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也为这些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
在平均随访110天时,仅一例有轻微人工瓣膜关闭不全,无一例发生中度以上瓣周漏,以及术后主要并发症或死亡。
此外,研究者指出,就J-Valve瓣膜系统行TAVR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未来还需大样本较长随访来进一步明确。
不过研究者也指出,对于主动脉瓣环大于27 mm者不能选用J-Valve瓣膜,因为目前这种瓣膜的最大尺寸也就27mm,29 mm尺寸尚在研发中。此外,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的患者,升主动脉直径大于50 mm,以及主动脉口与纤维环距离小于5 mm的患者,均为禁忌。
该研究共纳入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且未合并严重瓣膜钙化的患者,均接受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植入J-Valve自膨式猪心脏瓣膜。患者年龄在61~83岁,平均logistic EuroSCORE 评分为29.32%,男性占66.7%。6例患者中仅1例有轻度主动脉瓣狭窄。

中风后走路不利索?美研究称,高强度行走训练事半功倍
一场中风后,很多患者腿脚不利索,走路是个问题。怎样更好让患者恢复平衡和走路能力?近日,一项由美国国家残疾人独立生活和康复研究所和国家神经学疾病与中风研究院资助的研究,带来了好消息。该研究发现,对中风患者给予高强度的行走训练会更好改善患者行走能力和平衡能力。传统的步走训练,除了强度低,通常也仅是朝前走走。亚洲人换机械瓣后,INR在1.5~2.0也行?JAMA子刊研究
对于主动脉或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范围,目前国际上的指南基本基于欧美人群证据而定,建议主动脉和二尖瓣机械瓣换瓣术后INR最佳目标值分别为2.5(2.0~3.0)和3.0(2.5~3.5)。2月1日,JAMA网络开往子刊发表的一项中国台湾回顾性队列研究提示,较低的INR目标值可能更适合于亚洲人群。预防TAVR术中急性冠脉阻塞,可这样做!安贞医院宋光远等创新技术
杨进刚阜外2023-10-02 16:00:32
0000有俯身呼吸困难的心衰,预后更差!湘雅学者研究
2012年,有学者提出这样一种呼吸困难:通常表现为患者在30s内弯腰俯身时出现以呼吸急促为主的一系列症状,即俯身呼吸困难。(具体检查方法是,患者坐在椅子上,弯腰触摸脚部,若在俯身30秒内发生呼吸困难,则考虑存在俯身呼吸困难)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欧尽南、曹立芳与湘雅三医院盛春等进行的研究表明,有这种呼吸困难的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状态更差,临床不良转归风险增高。杨进刚阜外2023-09-30 08:11:51
0000利拉鲁肽还能预防痴呆?!祝之明团队研究
与一般人群相比,高血压和糖尿病病人更容易痴呆,而常规的降压降糖治疗并不能降低其痴呆风险。7月10日,重庆大坪医院祝之明教授团队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利拉鲁肽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神经保护作用独立于其降糖、减重、降压、降脂等作用。利拉鲁肽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该药物不但可降糖,还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获得了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