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研究(三分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中发生低血压)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入组后到术后30天,发生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其中,11人发生心原性死亡。此外,这项研究中,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为32%。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75岁、女性、有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接受高危手术、发生术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等,均是促成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常常会让徘徊在手术室外的家人很担心。而近期北京协和医院Li Xu等进行一项研究也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不少见。
这项研究也再次暴露了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不足的问题,仅34.3%的患者接受了二级预防常规药物治疗,而且这部分患者有51.8%在术前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伴有心力衰竭。不过该研究也并未发现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对手术患者的保护作用。
该研究共纳入全国5家医疗中心1422例冠心病患者,受试者≥60岁,接受腹部手术者近半。
在这项纳入千余患者的研究中,有9.1%的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发生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且,81%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术后3天内,其中35%发生在术后24小时之内。
“术前全面评估,以及术中预防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的发生,或可减少这些高危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者强调。
相关文章阅读: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支架置入术后何时接受其他手术风险最低?
来源:Xu L,Yu C, Jiang J, et al.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5, 61(3):503-9.
冠脉轻度狭窄,但近端斑块风险高!欧洲心脏杂志子刊研究
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影像子刊发表研究称,对于狭窄不严重(非梗阻性冠脉疾病)患者,冠脉近端斑块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相关。此外,冠脉近端有弥漫性病变的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大。研究者称,通过冠脉CT评估冠脉斑块位置,可以使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更有针对性。杨进刚阜外2023-09-21 13:45:470000安贞医院学者Meta分析称,TAVI术后出血增加术后30天死亡率
北京安贞医院王家阳等近期一项Meta分析称,对于接受经导管主动脉植入(TAVI)手术的患者,TAVI术后出血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增加了3倍。研究还发现,术前房颤病史可使TAVI术后出血事件增加一倍。血管并发症与经心尖途径也与TAVI术后出血事件有关。改善高血压防控,从在家量血压开始!王继光解读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
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为“18岁以上知晓血压”。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等牵头发布了《2019年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全文链接】指南指出,中国高血压控制的关键障碍就是低知晓率和低控制率,而家庭血压监测是改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杨进刚阜外2023-09-10 08:21:150000学生睡眠习惯差、心理问题多!安徽学者研究
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直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而近日安徽医科大学出生人口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芳标等对3万中小学生进行的研究发现,各种睡眠习惯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密切相关。研究显示,与每晚睡8~9小时相比:小学低年级学生每晚睡眠时间不到8小时均增加心理行为问题风险;小学高年级学生每晚睡不足7小时增加心理行为问题风险;有膝关节炎,步行可减轻疼痛!美研究
近日,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50岁以上膝关节炎患者,步行,是减少膝关节疼痛的好办法。研究显示,步行锻炼的膝关节患者,膝关节疼痛风险降低了40%,内侧关节间隙变窄风险降低了20%。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提示,步行锻炼有助于预防日常膝盖疼痛的发生,可能缓解了骨关节炎导致关节损伤的恶化。这对影像学检查有骨关节炎但膝盖每日没出现疼痛的人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