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医院研究(三分之一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中发生低血压)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入组后到术后30天,发生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绞痛等。其中,11人发生心原性死亡。此外,这项研究中,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为2.5%,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为32%。
支架置入术后何时接受其他手术风险最低?
在这项纳入千余患者的研究中,有9.1%的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发生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而且,81%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在术后3天内,其中35%发生在术后24小时之内。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75岁、女性、有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病史、接受高危手术、发生术中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等,均是促成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
来源:Xu L,Yu C, Jiang J, et al.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ery: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tudy in China. Arch Gerontol Geriatr, 2015, 61(3):503-9.
“很多疑难复杂病例,一个医生一生也只能见到一次。”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5》就是这样一本书。
这项研究也再次暴露了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不足的问题,仅34.3%的患者接受了二级预防常规药物治疗,而且这部分患者有51.8%在术前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伴有心力衰竭。不过该研究也并未发现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对手术患者的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阅读:
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常常会让徘徊在手术室外的家人很担心。而近期北京协和医院Li Xu等进行一项研究也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不少见。
该研究共纳入全国5家医疗中心1422例冠心病患者,受试者≥60岁,接受腹部手术者近半。
“术前全面评估,以及术中预防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的发生,或可减少这些高危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研究者强调。
高危感染性心内膜炎,拔牙前应预防性抗感染!JACC研究
JACC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在拔牙或口腔外科手术前,感染性心内膜炎高危人群(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的患者,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或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的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险。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5:22:19
0000Circulation发表顾东风团队10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除传统危险因素外,新模型还包括腰围、南北方和城乡差别
9月28日,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表了阜外医院顾东风团队的一项研究。该研究推出了一个新的针对国人的预测工具,以评估未来10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主要包括冠心病和脑中风。杨进刚阜外2023-08-03 14:21:48
00002018年那些不可思议的奇怪病例
咳出“肺”的男人,烤肉扦穿过头部还活着的男孩,勺子“住在”食道一年的男子,双腿“过电”的女人……,近日,LiveScience报道了2018年不可思议的十个病例。把“肺”咳出来的男人36岁的加州男子,在一通撕心裂肺的咳嗽后,居然咳出肺部支气管树状巨大血块。(NEnglJMed,2018,379:2151)注:蓝色、白色、黑色箭头分别指向上、中、下肺叶支气管分支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1:54:26
0001间断性社交隔离或要持续到2022年!Science发表哈佛大学研究
隔离的日子什么时候结束?哈佛大学学者通过模拟流行病学轨迹进行分析指出,为避免医院不堪重负,反复进行社交隔离或需要进行到2022年。研究者假设,新冠病毒就如引起普通感冒的一些冠状病毒一样会季节性发病,并且在天气寒冷的月份传播率更高。结果显示,一次社交隔离措施并不能将新冠病毒的传播控制在有限的重症监护能力范围之内,在其他治疗手段匮乏的情况下,间断性社交隔离很必要。达到健康公平,消除健康差异!美国发布健康2030目标
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发布了“健康人群2030”的目标。这十年目标,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关注的层面很多,不仅注重老年人、青少年、少数种族人群健康水平,还注重整体人群的生活质量、幸福感等。为了让这十年目标更为具体,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还追踪和梳理了经济稳定性、教育、医保、社区邻里以及社会和家庭等各种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