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2

(阜外医院技术创新,低龄患儿经颈静脉超声下封堵室间隔缺损)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0:45:490

可调弯导管以直线型经颈静脉送入右心室,但是可调弯导管直径较粗、费用较贵并有可能损伤三尖瓣腱索,可作为常规方法的有益补充。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主动脉瓣反流、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随访1个月时2例患儿微量残余分流消失。

术后1例中量以上残余分流患者转为常规外科手术,微量残余分流2例。

所有患者康复出院,无外周血管损伤及心包填塞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3~5 d。

残余分流为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5%左右。研究者认为,中量以上(≥2 mm)残余分流术后闭合的概率较小,且多合并心脏杂音,需术中即刻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而中量以下残余分流,在取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后,可选择随诊观察。

来源:潘湘斌, 欧阳文斌, 王首正, 等. 单纯超声引导下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探索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30: 1204-1207.

最近,阜外医院医生潘湘斌和欧阳文斌等又挑选了9例三岁以下的先天性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成功实施了经颈静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

图1 可调弯导管及术中图像

这些患儿的缺损直径为3.5~6.0 mm。术中全部使用对称型封堵器,封堵器直径6~8 mm。从穿刺至拔除鞘管的操作时间为53~89 min。

另外,研究者指出,导丝通过室间隔进入左心室后,部分低龄患儿因左心室较小,导丝进入左心室部分较短,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会导致导管未能沿导丝通过缺损。

研究者称该技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首先是导管、导丝定位困难。此外,导丝通过缺损困难。研究者表示,使用可调弯导管有利于操纵导丝通过缺损。

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小儿外科中心以超声为唯一影像学工具经股动脉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上述情况,他们制定了新的治疗方案:经股动脉送入圈套器,于升主动脉内张开圈套器,调整导丝方向,使其通过VSD 后经主动脉瓣进入升主动脉,圈套器抓捕导丝后,建立经颈静脉-VSD-股动脉的轨道,沿导丝经颈静脉送入导管即可通过缺损进行封堵。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