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37

(房颤医疗质量评估与改善研讨会,中国房颤患者面临,卒中风险高,出血风险也高,难题)

杨进刚阜外杨进刚阜外2023-07-29 10:35:180

她介绍,该项目旨在改善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力求探索有助于临床医生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有效方法。项目主要关注房颤和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治。其中房颤项目已于今年2月启动。

张萍 教授

该专刊对国内外一年来24个指南或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涵盖了临床常见病,如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血脂、心律失常的管理,还包含改善生活方式、职场管理和心脏康复等内容,甚至刚刚公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也在其中。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的刘静教授表示,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而抗凝治疗是降低房颤患者卒中风险的重要策略之一,有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可使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降低64%。

张萍教授的另一个观点是,“卒中高危患者同时可能是出血高危”。

北京安贞医院白融教授认为,临床需要准确识别是卒中“真正低危”患者。他结合相关数据指出,CHA2DS2-VASc评分能够识别卒中“真正低危”的患者,较CHADS2扩大了抗凝适应人群,增加抗凝率50%。

从临床研究到真实世界数据均显示,达比加群较华法林进一步降低卒中和出血风险,是亚洲房颤患者抗凝卓越之选,在中国患者中也需要进一步积累临床证据。

尽管如此,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专家共识还是推荐了CHA2DS2-VASc积分用于我国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评估。

刘静 教授

赵冬 教授

【24个指南解读一刊打尽】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张萍教授指出,我国的房颤抗凝现状堪忧。我国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房颤患者比例低,极少数房颤患者接受了华法林治疗,极少数患者在监测INR,华法林治疗强度低(INR 1.6-2.5),卒中危险分级使用不足。

那么这两种卒中风险评分系统是否适合于亚洲人?

因此,多位专家们表示,新型口服抗凝药可能具有更优的风险获益比,也有理由取代华法林,成为亚洲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选择。

但是,白融教授认为,“由于亚洲人群队列验证规模较小,且缺乏系统的随访评估,目前尚无法准确评价两种积分系统是否适用于亚洲人群。”

白融 教授

她介绍,2014年美国房颤指南推荐,既往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CHA2DS2-VASc评分≥2的房颤患者应口服抗凝剂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或或阿哌沙班。

白融教授指出,从“真实世界”房颤患者的净获益角度讲,对于CHA2DS2-VASc≥ 2患者,无论出血风险如何,新型口服抗凝药优于华法林。

卒中高危可能也是出血高危

该项目由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组主办、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协办,参与本项目的北京、天津、河北等9省市的多家医院的医生代表出席会议。

在房颤医疗质量评估与改善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对中国房颤患者的抗凝问题展开的热烈讨论。

我国2012年房颤抗凝治疗专家共识则指出,CHADS2≥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长期口服抗凝药物。

刘静教授表示,自CCC项目开展近一年以来,在参与项目的医院中接受血栓栓塞风险评估的房颤患者比例已有所提高。

刘静教授也认为,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

她指出,亚洲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更高。而且研究显示,接受华法林治疗的亚洲房颤患者颅内出血风险较高。

因此,亚洲房颤患者亟需疗效不劣于华法林、安全性优于华法林且无需监测、无治疗窗限制的新型口服抗凝药。

我国房颤抗凝治疗存在明显不合理性

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CCC项目)负责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介绍,CCC项目由美国心脏协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牵头主办,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负责具体实施,1年来已发展150家医院参与。

已有150家医院参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项目

此次会议就CCC项目“房颤抗凝治疗”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进行交流与探讨,将有助于提升项目后续的执行效率,改善中国房颤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通过会议也让医生们全面了解项目进展,吸取邻近地区同行宝贵经验,同步房颤抗凝国际前沿信息。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