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肾病患者隐匿性高血压(十里有一)
这项研究纳入的1322位慢性肾病患者,平均年龄44.03岁,近六成为男性,18%的人患有糖尿病。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学者研究[1]发现,慢性肾病患者中隐匿性高血压和白大衣高血压较为多见,而且已有靶器官损害。
所谓的隐匿性高血压就是在诊所量血压正常,但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异常增高;有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则是一去诊所量血压就高,但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正常。
来源:
其中,白大衣高血压慢性肾病患者多与肾功能受损和左心室肥厚相关,而隐匿性高血压多与异常颈动脉中膜增厚相关。
[1] Tang H, GongWY, Zhang QZ, et al. Prevalence, determinant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asked hypertension and white-coat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ephrology (Carlton). 2015 Nov 13. doi: 10.1111/nep.12672.
“我们的研究提示,这两种高血压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并非良性现象,反而会造成一定程度危害,因此临床医生应该特别多加注意。”研究者指出。
另外,夜间高血压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病风险,而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发现88.26%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有夜间高血压。
[2] Zhang L, Wang F, Wang L,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China: across-sectional survey. Lancet, 2012, 379 (9818): 815-2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研究者发现,在对1322位慢性肾病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发现,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0.21%和16.11%。
有数据[2]表明,我国成年人群慢性肾病患病率达10.8%,据此估算全国已有1.2亿患者。先不提慢性肾病知晓率仅为12.5%,仅这项研究中,慢性肾病患者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比例较高,抛开研究的局限性,并结合国外其它数据,都提示临床医生应该充分重视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早期病变患者的血压管理。
而且,这部分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程度要比正常血压的慢性肾病患者更为严重。不过相对而言,比已有持续性高血压的慢性肾病患者轻一些。
肥胖儿童3年内患高血压风险升高三倍
国外最新发表的一项纳入10万人的队列研究表明,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在3年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同龄人的3倍多。尤其是严重肥胖的儿童和青少年,其高血压的患病风险是正常体重者的近5倍。研究数据显示,随着体重指数的升高,他们的收缩压和舒张也升高,尤其是对于12~17岁的青少年来讲,其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趋势更加明显。【ACC2018】胡大一等和丁荣晶等报告中国康复医疗现状报告:正逐渐受到关注,但受经费支持和康复人员缺乏制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胡大一教授和丁荣晶教授报告了中国的医院康复现状。他们认为中国的康复服务正在逐渐受到关注,但还远远不够,主要的障碍是没有经费支持,也缺乏足够的康复人员。他们向中国的2310家医院发出了共12道问题的调查问卷,共有991家医院(43%)有反馈。其中有22%的医院报告开展了康复服务。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开展康复服务的医院最多。杨进刚阜外2023-08-15 08:45:39
0000个儿高,房颤风险高!美研究称:身高每增加2.54 cm,房颤风险增3%
身高是个有意思的健康符号,比如有研究显示个儿高的人患癌风险高;个儿高腿长的人不易得糖尿病;个儿高和矮的人住ICU,个儿高的人命长。近日,一项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则可能首次证明个儿高可能与房颤存在因果关系。研究显示,与平均身高5英尺7英寸(170cm)的人相比,个儿高的人,身高每增加1英寸(2.54cm),房颤风险就增加3%。美国研究:1/7心脏性猝死由“嗑药”过量所致
近日一项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美国研究显示,1/7心脏性猝死是由于“隐匿”的药物过量所致。研究者共对旧金山市912例院外猝死患者进行了分析。通过尸解和实验室检查发现,仅59%的患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心脏性猝死标准,而且这些符合者有57%无心脏病史。其中就病因而言,最常见的为冠心病占32%;其次有13.5%则是药物过量所致,其中这些人61%服用了致死性阿片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