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ICD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经验(年轻和有晕厥史者是猝死高危人群)
来源:侯翠红,郝素芳,程怀兵, 等. 肥厚型心肌病高危患者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疗效观察, 中国循环杂志, 2015, 30, 121.
另外,本研究中,5 例有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现象的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出现室速事件并放电治疗,研究者认为,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可能也是猝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侯翠红等研究发现,年轻、既往有晕厥或心室颤动史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同时更能从植入ICD中获益。
发生放电事件的均为二级预防患者,研究者表示,可能是患者植入ICD 时病情更加严重。
与无放电患者比较,有放电患者的年龄更小,此外,室颤发生率和复律率更高,可见,患者有过室颤或复律治疗史与植入ICD后正确放电治疗有关,这说明植入ICD前有恶性心律失常史患者更能从ICD 中获益。
该研究中,3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4.9岁,平均病史13.5年,其中26例在置入ICD 前出现晕厥或晕前反应,经电复律或药物复律22例,心肺复苏生存者3例。7例患者有HCM家族史,其中3例有一级亲属猝死家族史。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部分患者会猝死,猝死的原因大多为室性心律失常。既往研究显示,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有效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这些患者在植入ICD 后平均2年内,41.9%(13/31)患者发生 ICD 正确治疗事件。ICD 正确识别共放电63次,平均2.1次/人,5 例发生超速起搏抑制治疗共64次,平均2.0次/人。
0004
相关推荐
欧洲研究称,这种常添加在茶叶中的中药或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
欧洲研究人员发现,广泛使用的一种中药——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中含有能导致心律失常的成分。吴茱萸主要产于贵州、广西等省区,多系栽培,其提取物可治疗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月经异常、口腔溃疡等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反流,也可介入治疗!河北医大一院研究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王震等报告,经严格筛选适应证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可行介入治疗,且安全、有效。据研究者介绍,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该院有44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的患者成功接受介入治疗。与术前相比,44例患者术后即刻三尖瓣反流长度、反流面积、反流容积、反流速度、反流压差均明显改善。杨进刚阜外2023-09-13 14:11:45
0000广东省人民医院陈纪言等ACC大会将报告:急性心梗1型心肾综合征死亡风险增加近四倍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陈纪言教授和谭宁教授等团队主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属于1型心肾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且预后差。1型心肾综合征的定义是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和/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出现急性肾损伤。研究连续纳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PCI的1309名急性心梗患者。发现急性心梗患者中1型心肾综合征总发生率为8.9%。杨进刚阜外2023-08-26 12:36:24
0001骨质疏松常与心力衰竭狼狈为奸
心脏与骨骼的关系或许很密切,可能保护好骨骼,就强壮了心脏。骨质疏松和心力衰竭好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德国发表的一项对1万余人随访9年多的研究发现,有骨质疏松的人心力衰竭的风险高。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胆固醇水平、糖尿病以及体质指数等因素后,骨密度每降低1个标准差(19.1dB/MHz),心力衰竭风险增加23%。没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这种表现更明显。我国约两成青少年儿童有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研究表明,1991~2015年,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升高,约两成青少年儿童有高血压,其中以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为主。1991~2015年,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平均收缩压从96.18mmHg升高至101.54mmHg,平均舒张压从62.61mmHg升高到了66.65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