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会,华人国际论坛,陈淮沁,早期支架内血栓死亡率20,3)
要想很好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必须先了解其生成机制。陈淮沁介绍说,早期支架内血栓多与血液湍流和支架梁位置不佳、不充足的抗血小板治疗和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等有关。
一项纳入8000余例接受紫杉醇或雷珀霉素洗脱支架受试者的研究,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6~12个月。随访4年时,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稳定在0.4%~0.6%。2年时,明确的支架内血栓死亡率15.6%,早期支架内血栓死亡率20.3%,高于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死亡率10.4%。
怎样才能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
预防和处理晚期支架内血栓
晚期血栓多由慢性血管壁炎症不完全或延迟内皮化、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新生内膜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支架断裂等所致。
他认为,对于适于接受支架的患者,置入后要严格观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依从性和出血风险。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选择更佳的支架与置入,比如使用发生支架内血栓低的支架,选择合适的血管大小,高压释放后扩张,确保无支架边缘夹层和足够的流入血流和流出血流。另外,围手术期和术后治疗后的不同情况下,要使用正确的抗血小板药物,做好患者教育及随访很关键,不要随意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J-Cypher西罗莫司支架注册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支架术后至少到5年,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发生率仍然很高,累积确定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在30天为0.3%,1年为0.6%,5年为1.6%。
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长期存在
这里要注意的是,DES支架植入后,内皮修复受损。新生内膜更倾向于富含脂质,从而发生粥样硬化。DES内发生新生内膜粥样硬化更常见、发生更早、纤维帽更薄,斑块负荷重。随着时间延长,在极晚期支架血栓中可发现更多的新生内膜下粥样硬化。对于BMS而言,3年后,100%的支架血栓是由于新生内膜粥样硬化,而第一代DES中,仅为33%。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高,且导致的死亡率也较高。
陈淮沁教授
Bern-Rotterdam试验,是一项纳入8146例DES术后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年间,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内血栓形成为152例,其中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91例,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2例,极晚期血栓内支架39例。而且,支架内血栓还随时间延长而稳定增加,累计发生率在30 d至3年间以每年0.6%的幅度递增。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陈淮沁介绍说,多项研究表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长期存在。
支架内血栓常让人担心,因为可以导致20%~40%的患者死亡,50%~70%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的陈淮沁教授在东方会·华人国际论坛上就防治支架内血栓进行了阐述。
德国研究称:个儿高腿长的人,不易得糖尿病
也许一个人的身高也是一种潜在的生命信息,比如曾有研究显示个儿高的人癌症风险高。不过,近日一项发表在《糖尿病学》上的德国研究给高个儿带来了好消息:越高得糖尿病风险就越低。该研究显示,在考虑了年龄、生活方式、受教育水平及腰围等因素后,身高每增长10cm,男性和女性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就分别减少41%和33%。多活动,不能抵消看手机危害!JAMA子刊美国青少年肥胖研究
2月9日,JAMA子刊发表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要想预防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在增加身体活动的同时,还要减少看电子屏幕的时间。根据该研究,10~14岁的青少年每天至少走12000步,同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少于4小时,可以显著降低超重和肥胖风险。而每天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如果超过8小时,而步数≤6000步,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则明显增加。不建议一边CPR一边救护车转运!Circulation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国际共识
11月3日,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在Circulation发布了2022年心肺复苏与急诊心血管救治建议的国际共识。共识建议:1.不建议在传统心肺复苏中使用被动通气技术(弱推荐,证据确定性低);被动通气可替代间歇正压通气(PPV),可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并可以克服PPV的潜在危害,如减少胸内压升高导致心脏静脉回流,降低冠脉灌注压,增加肺血管阻力等,但目前证据不足。杨进刚阜外2023-10-01 21:57:540000早年坏胆固醇高,中年冠脉钙化风险高!芬兰28年随访研究
1月27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的一项随访超28年的芬兰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12~18岁)、成年早期(21~30岁)还是中年时期(33~45),坏胆固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均与中年时期冠脉钙化有关,其中青少年时期坏胆固醇升高的危害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