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传真,每周打针降脂,也可预防冠心病)
转载请标明: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
来源:
[3]郭艺芳教授新浪微博
ODYSSEY LONG TERM研究纳入2341例LDL-C水平≥70 mg/dl的心血管高危患者,在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治疗(部分同时用其他降脂药)基础上,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alirocumab(150 mg,每两周皮下注射1 ml)组或安慰剂组,共随访78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和需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结果显示,24周时,alirocumab组的LDL-C降幅超过对照组62%,两组的差异一直持续到随访结束。随访结束时,alirocumab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对照组降低了48%。
[2]Robinson J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of alirocumab in reducing lipid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Med,online, March 15, 2015.

随访结束时,evolocumab组患者的LDL-C水平降幅较对照组高61%,两组中LDL-C水平降至70 mg/dl以下的比例分别为73.6%与3.8%;evolocumab组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较对照组降低53%(0.95% vs 2.18%,HR=0.47)。
图 OSLER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发生风险比较
在今年的ACC会议上,OSLER-1和OSLER-2[1]及ODYSSEY LONG TERM[2]这三项研究亮出了这类新型降脂药的真功夫:在不同的患者群中应用12~18个月,evolocumab和alirocumab可促使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降低大约50%!
[1]Sabatine M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of evolocumab in reducing lipid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N Engl JMed,online, March 15, 2015.
近年来,新型降脂药物PCSK9抑制剂成了国际大型心血管会议上的“明星”药物。研究表明,这类新型降脂药物有显著的降脂效果。与他汀、贝特、烟酸等降脂药物不同的是,PCSK9抑制剂为长效皮下注射剂型,只需半个月或一个月注射一次。
OSLER-1和OSLER-2研究共纳入4465例患者,按2:1比例随机接受标准治疗或标准治疗联合皮下注射evolocumab(OSLER-1,140 mg,每2周一次,持续56周;OSLER-2,420 mg,每月一次,持续48周),中位随访11.1个月。主要终点包括死亡、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需入院治疗的心衰、血运重建以及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3]指出,“OSLER研究的延长随访结果令人振奋。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为evolocumab以及其他PCSK9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展示了良好的前景,更为重要的是再一次论证了胆固醇理论。”此外,“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产生临床获益并非仅限于他汀类药物。”
不论有无糖尿病,低血糖均具有促炎作用!
医源性低血糖会激活免疫系统,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近日一项丹麦与挪威学者联合发表在《糖尿病》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一个人有无糖尿病,低血糖均有促炎作用。研究显示,无论有无糖尿病,发生低血糖者在一周内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数量明显增加。在无糖尿病患者中,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加,CD14单核细胞比例减少,并持续一周。杨进刚阜外2023-09-29 15:46:01
0000广州疾控中心研究称:广州六成心原性猝死发生在院外,六年猝死率增加70%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航等发表研究显示,广州市心原性猝死的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1.24/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标率)为14.48/10万,低于全国水平,同时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数据显示,2012~2017年广州市发生心原性猝死11052例,年平均世标率为14.48/10万,男性(18.44/10万)高于女性(10.76/10万)。不方便晒太阳的季节,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骨质疏松症营养运动管理共识
近日,中国营养学会骨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高风险人群的营养与运动共识。膳食多样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其中以谷类为主;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称“病在肾上,险在心上”:肾功能不全所致心血管死亡人数已超肾脏衰竭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项新的分析发现,全球因肾功能不全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的人数。研究估计,2013年,肾功能不全与120万例心血管死亡相关,与96万例肾功能衰竭死亡相关。因肾功能不全而死亡者约占全球死亡的4%。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与其他代谢性危险因素相比,肾功能不全所致疾病负担均位列高血压、肥胖和空腹血糖异常之后,与高胆固醇血症相似。杨进刚阜外2023-08-08 10:32:06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