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疾控中心研究称(广州六成心原性猝死发生在院外,六年猝死率增加70)
在2012~2017 年广州市心原性猝死死亡病例中,列为前五位的伴随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6 934 例(62.74%)、高血压心脏病1330 例(12.03%)、其他心脏病1327 例(12.01%)、脑血管病254例(2.30%)、炎性心脏病169例(1.53%),五者合计占所有心原性猝死伴随疾病的90.61%。
来源:董航,李燕,林国桢,等. 2012~2017 年广州市心原性猝死流行情况与趋势分析. 中国循环杂志,2019,34: 582.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广州市心原性猝死中位年龄为80 岁,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逐渐升高,45岁以后逐年上升,80 岁以后上升迅速。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董航等发表研究显示,广州市心原性猝死的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1.24/10 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标率)为14.48/10万,低于全国水平,同时低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数据显示,2012~2017 年广州市发生心原性猝死11052 例,年平均世标率为14.48/10万,男性(18.44/10万)高于女性(10.76/10万)。
按地点分布,广州市心原性猝死主要发生在院外,占61.01%,其中家中占48.40%,其他场所占12.61%。其次为院内,占39%。
2012~2017年广州市心原性猝死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世标率由2012年的10.76/10万上升到2017年的18.25/10万,6年间整体上升了70%。
1 月、2 月、12 月份死亡病例较多,其他月份死亡病例相差不大。
0000
相关推荐
Hypertension杂志随机研究成称,降压药尼伐地平或可治疗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引起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近日,荷兰研究人员在Hypertension杂志发表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尼伐地平这种降压药物可能对老年痴呆有效。既往研究显示,脑血流量减少是老年痴呆的早期标志,可能会加速疾病的进展。山东学者称,三维标测系统指导行希氏束区起搏器植入术可行有效
三维标测系统(EnSite)指导零X线下射频消融可行、安全,那么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如何?山东临沂市人民医院李新华、张荣君等在66例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EnSite指导行希氏束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可行、有效。该研究中,66例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器,其中44例成功希氏束区起搏,其中3例符合希氏束起搏,41例符合希氏束旁起搏。吃鸡蛋、喝茶、吃辣、水果、烟酒…怎样影响了国人健康?中国慢病研究13年回顾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西方人群相比,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也有较大不同。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筠等就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对国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疾病谱进行了分析。该研究纳入5个城市和5个农村地区的50余万人,截止目前平均随访13年。20岁前吸烟,死亡风险高研究显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相关。美国研究:挽救心梗坏死心肌,血小板靶向IL-1β阻滞剂有前景
急性心肌梗死后,炎性细胞会释放白细胞介素-1β(IL-1β),这种蛋白质可诱导炎症反应,并促使心肌疤痕形成。IL-1β阻滞剂用于心脏病患者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但具有明显的副作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心脏病发作后,血小板可以有效地将IL-1β阻滞剂运送到心脏病病变部位,抑制心肌损伤。这种方法增加了心脏病发作部位的药物浓度,进而可以减少药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