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强推排污入海(专家,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浓度高,未达排放标准)
健康号2023-04-16 15:37:552阅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 柴崎直明: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到,仍然是每升50万贝克勒尔,这是很高的氚浓度。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就算真的要向海洋排放,处理这些水要花很长的时间。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柴崎直明是福岛废炉安全监视协议会委员,负责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质与地下水监测工作。他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极高,未达到向海洋排放标准。
根据日本政府公布的计划,福岛核污染水将于今年春夏之际开始向海洋排放。目前用于排海的部分设施已启动运行。核污染水曾与熔化的核反应堆堆芯充分接触,含有多种放射性核元素。将这种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没有国际先例。日本政府一意孤行决定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柴崎直明认为,地下水渗入福岛第一核电站,是核污染水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对此,专家团队曾向东京电力公司提议,以修建“地下遮水墙”或“竖井”的方式,阻止地下水渗入核电站。但这些建议并未得到重视。柴崎直明认为,应以技术手段控制核污染水总量增长,而不是强推“排污入海”。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 柴崎直明:就算是处理过的水,还是含有超出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有些只超标一点,有些可能含有超标百倍以上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我关注的问题是,每天不断产生的核污染水中,氚的浓度从去年开始上升,很让人担心。之前是每升20万贝克勒尔,去年夏天超过了每升50万贝克勒尔,至今仍保持着很高的数值。
0002
相关推荐
FDA修订比伐卢定安全标签:接受PCI的STEMI患者急性支架血栓风险增加
近日,FDA发布了比伐卢定的安全标签更改信息,修改部分主要包括“警告”、“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内容包括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风险增加,术后可继续应用比伐卢定4小时,比伐卢定影响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AST)风险增加CFDA:注射用头孢硫脒易发严重过敏反应,儿童尤要注意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近期发布通报指出,要关注注射用头孢硫脒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及儿童用药风险。注射用头孢硫脒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身抗感染药,其作用机制与其他头孢菌素相近。据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在2014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共收到注射用头孢硫脒致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802例,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胃肠系统损害等。降压、降脂,防国人心血管病意义最大!周脉耕、胡国清等预测研究
近日,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胡国清等预测,根据危险因素在1990~2015年的自然变化趋势,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例数(612万例)和死亡率(428/10万)较2015年将分别增长59.92%和52.87%。新版肺血栓栓塞症防治指南发布: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除外急性肺栓塞
近日,《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更新。该指南在2001年指南基础上,系统评价当前包括国人在内的循证医学资料,并对临床医生关注的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进行了凝炼。新指南主要“新”在八个方面:首次将欧美指南格式和表述方法与国人临床实际情况结合;提出符合中国医师临床实践的诊断流程:疑诊、确诊、求因、危险分层;重视DVT的探寻在急性PTE诊断和临床处理中的价值;杨进刚阜外2023-08-15 15:46:0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