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到底有多痛(比生孩子还痛,医生,很多癌症病人最后是痛死的)
癌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约为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的20%。其中死亡病例281万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有超1万人确诊癌症。
⑥怕你运动
有研究显示,每天30分钟以上运动,患癌风险会大大降低。不仅防癌,运动更有益身体健康,所以平时不要一直宅着,每天抽出点时间来运动。
虽然癌症的确切病因至今还不是很明确,但确实与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有关,尤其是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癌症完全可防可控,比如癌症就很怕你做下面这6件事!
比如轻度癌痛或者骨转移癌痛,一般建议服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

②怕你戒烟
但这些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很多人其实还是不能接受阿片类药物,因为在多数人的潜意识中,这类药物是从阿片(罂粟)里提取的,他们觉得吃这类药物就是在吸毒,所以常常因此拒绝使用。
④怕你有个好心情

好心情真的是没有任何成分防癌方法,究竟显示心情因素和多种疾病有关。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释放压力。
癌痛可以缓解吗?
第一个原因,就是肿瘤本身造成的。伴随着肿瘤的增大,会侵犯到周围的器官组织,进而牵扯或压迫神经,并导致疼痛。除此之外,如果肿瘤组织溃烂,也会导致疼痛。换言之,只要有肿瘤存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癌痛出现。
癌痛到底有多痛?
第二个原因,治疗方式导致的疼痛。我们常见的抗肿瘤治疗有手术、放化疗、穿刺和药物治疗等,这些手段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也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器官和细胞,最终引发疼痛。
我们常说“路过你的路,苦过你的苦”,总是觉得自己会对他人的遭遇感同身受。可疼痛毕竟是主观感受,我们永远无法体会到其中到底有多痛,尤其是癌痛来临时,那种让人生不如死的体验,经历一次或许此生再也不敢不珍惜生命。
国家癌症中心还有另外一组数据:在每年的新发病例中,约有25%的初诊癌症患者出现了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率更是高达60-80%,有近30%的患者出现了重度疼痛。
这几天杭州22岁女生连续熬夜加班猝死的新闻刷屏,真的令人唏嘘和痛心。熬夜其实和吸烟一样,是“万恶之源”,我们如果经常熬夜,免疫力就会降低,这时疾病自然就找上门来。
第三个是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比如癌症患者如果本身就有基础病,或者出现肿瘤并发症,那么极有可能导致疼痛。除此之外,当肿瘤增大,患者体力越来越差,感染风险就会增加,感染后也会导致癌痛。尤其是癌细胞发生了骨转移,这种疼痛会更加剧烈。
医生会按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将疼痛程度分为0-10级。我们最常见的生孩子痛,在疼痛等级中属于8级,而癌痛最高却可以达到10级!
“你吃下去一粒米,从米进入嘴巴那刻起,这粒米只要进入你身体里哪个器官,哪个器官就会痛不欲生,吞口水时就像在吃玻璃碴子。”
⑤怕你睡眠充足

对于重度癌痛,可以考虑阿片类药物中的吗啡、芬太尼等。
为什么会出现癌痛?

就我目前的经验来说,不少中晚期癌症患者都在服用止痛药,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控制癌痛。当然,对于不同的癌症患者,在服药时也有不同的讲究。
也许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癌痛是否缓解已经没有意义了,毕竟将癌症治疗放在首位才是当务之急。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缓解癌痛迫在眉睫,只有将疼痛控制住了,他们才更有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的治疗。
对于中度癌痛,可以选择阿片类药物,比如可待因和强痛定等。

殊不知,那些我们见到的阿片类药物成瘾,完全是因为不规范使用或者非医疗用途导致的。如果能够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是不会成瘾的。所以,这种观念也急需改变。
①怕你按时喝水
重口味饮食,尤其是高盐饮食,意味着要摄入大量硝酸盐,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铵后,就有很强的致癌性。除此外,香肠、午餐肉、腌制品等都要少吃。
癌症,往往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但对于许多看淡生死的人来说,癌症与死亡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真正让他们感到恐慌的,是夹杂在其中的折磨:癌痛。
烟是很多疾病的根源,吸烟不仅仅和肺癌有关,更和结直肠癌、喉癌、鼻咽癌、胃癌等多种癌症有关。
癌症所带来的痛苦,让无数人曾一度想直接放弃生命。几年前,台湾著名体育主播傅达仁因不忍癌痛的折磨,选择了安乐死。在其临终前,傅达仁的儿子心痛地安慰他:好了,不痛了...令无数人为之唏嘘。
③怕你饮食清淡
“如果只是偶尔发作,我还可以忍受,也许还能咬咬牙挺住。可面对这种像虫蚁般的慢性撕咬,让你一刻都得不到停歇的折磨,我真的压根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与其痛苦,不如做好预防!
饮水量大,可以增加尿液,借此“冲走”致癌物,一定程度上能预防膀胱癌。
想像鸟类一样飞翔?快来做哑铃飞鸟!
熟悉健身的人都知道,健身的主要器械包括杠铃和哑铃两大种,这两种器械不同,作用也不同。杠铃较大,重量也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哑铃较小,但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不同的人习惯使用的器械也不同。但习惯用哑铃的人肯定知道一个非常经典的动作:哑铃飞鸟。健康号2023-07-02 10:54:140000脾虛不可怕,记住8种中成药
1、肝郁脾虚【逍遙丸】适用于: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参考人群:脾胃虚弱,心情总是不好,有点抑郁2、心脾两虚【归脾丸】适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用温开水或生姜汤送服。参考人群:脾胃虚弱,心脾两虚3、脾胃虛寒【理中丸】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0000中医的理论来源
在门诊的时候,很多患者会说中医很深奥,很玄乎,很古老,中医疗效慢,中医治根,中医年龄大好使,等等……,如果社会对中医的印象仅限于此的话,那中医就危险了。说起来中医的起源,那着实是古老的,包括西方医学,都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才逐渐出现,再随着文化形成理论基础。中国文化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开《周易》,以及诸子百家的影响。健康号2023-05-14 14:52:530001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提醒:这5种食物,尽量别二次加热!
导语:米饭二次加热会“致癌”?医生提醒:这5种食物,尽量别二次加热。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相信有许多的朋友,都吃过二次加热的米饭吧。浪费可耻节约光荣,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何况自己家的米饭都是用自己的“辛苦钱”买来的,一顿吃不上扔了太可惜了。通常剩下的米饭第二天会用来做蛋炒饭,也有许多年轻的朋友把它做成寿司食用。健康号2023-05-06 12:01:5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