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9

收藏这篇就够了(X光,CT,B超,核磁共振底有做哪个好)

健康号2023-05-07 20:30:430

很多患者经常会问,什么是造影,什么又是增强扫描?

还有一个常用检查手段是B超。B超的原理是利用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回声不同,来判断正常组织和病灶的性质。B超和之前提到的三项检查有着较大的区别,但是因为B超机的探头掌握在B超医生的手上,指哪打哪,因此相对更依赖于检查医生的经验。

接下来就是磁共振,磁共振的远离简单的说: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处于无规律的进动状态,当人体进入强大均匀的磁体空间内,在外加静磁场作用下原来杂乱无章的氢原子核一齐按外磁场方向排列并继续进动,当立即停止外加磁场磁力后,人体内的氢原子将在相同组织相同时间下回到原状态;这称为驰豫,而病理状态下的人体组织驰豫时间不同,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这些信号经数字重建技术转换成图像就可以给临床和研究提供科学的诊断结果。

PET看的是组织的代谢。也就是说,通过异常的代谢来判断全身上下是否有病变,其中最敏感的要属肿瘤性病变,因为肿瘤的特点就是代谢旺盛。但是PET也存在相当的局限性,首先就是扫描层面的问题,扫描整个人,层面相对比单独扫一个器官要粗略很多,一些细小的问题可能被忽略。然而很多良性疾病,代谢改变不大,在PET扫描的时候也不会被发现。

还有许多检查和PET类似,都需要打药。这种药物统称为造影剂。根据造影方法的不同也分为很多检查。这是因为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此时,可以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造影检查的应用,显著扩大了X线检查的范围。

说了这么多检查的手段,那么再回到文章开始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简单普及一下常见检查技术,比如CT,磁共振和B超。这些可能是患者最熟悉的检查,当然还有一些有创检查,比如胃镜肠镜,血管造影等等。他们都是做什么的?各有什么利弊?如何选择?

另外,即使看到病灶,由于扫描的精确度问题,也仅仅可以定位病灶的存在,对于其具体性质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专项扫描。

同类的检查医生给你开了这么多,为什么不直接做最好的那一种?

最后,还有很多检查和诊断方法都依赖医生和医院的配置、水平和习惯。比如虽然造影检查好,但是医院没有配备昂贵的造影设备,或者医生经验不足,造影检查的优势可能并不能完全发挥。相反,传统拍片子的医生,通过增强扫描加上经验丰富的三维重建技术,也可以达到最好的检查效果。记得实习的时候,在心血管内科,主任是一位老奶奶,看起来和街边逛菜市场的老人无异。但是她一穿上白大褂,马上透出一种强大的气场。她的一个听诊器甚至超过所有的检查设备。初次见到的患者,只要把听诊器放在患者的胸口听一听,就说出一长串的检查结果,下面的医生翻出患者的病例资料,居然跟那么一大堆检查完全吻合。如果人人都能成为这样的医生,那么也许多先进的诊断技术就都变成了摆设。但是正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神一样的医生,而这些诊断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得出和这位医生一样的诊断结果。

还有的患者上了就跟医生说,把所有检查给我做一遍,我要做一个最详细的检查。

那么什么是PET呢?他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想看更多持续更新的医学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医学江湖】,并且回复【内科】,【外科】,【医学生】,【麻醉】,【影像】,【神经】,【护士】,【儿科】,【产科】,【科研】等,可以获得超酷的医学专属产品信息,限量首发,逐步更新。

下面就是CT。X线的扫描等于把人体压成一张薄薄的纸来观察,但是只有一个方向,CT就是把人切成一个个薄片,相当于多层的X线扫描。可以把人切成1cm 的薄片,也可以切成0.5cm。越薄精确度就越大。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体的肿瘤就像在馒头里藏了一颗沙子。X线可以看穿馒头,发现沙子,但是仅仅是平面效果。也就是仅仅在一个平面上,只知道在馒头中间有沙子,并不知道在馒头里面多深的位置。这时候就需要CT,比如说0.5cm的扫描,就相当于把馒头间隔0.5cm切片,把每一片拿出来找这颗沙子。这时候,稍微大点的沙子都可以被发现。而且可以确定在多深的位置。但是如果是更小的沙子就,刚好在0.5cm的两层之间,也可能不会被发现。

这就是我们说检查的敏感性问题。当然扫的层面越多,敏感性就越高,但是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第一,仪器的分辨率要求高,价格也就相对更高;第二,扫描的层面越多,时间越长,患者受到的辐射也就越大。目前CT的分辨率对于一般的疾病都可以检查,适用范围也较广。CT扫描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根据扫描位置的不同,几十秒或者几分钟基本上都可以完成。当然X线更快,就是“咔”的一下。

作为医生,经常有亲戚朋友问到我,我这个情况到底做什么检查最好?

增强扫描就是吞下或者血管里注射能够在影像仪器中显影的材料再去拍片子,这样从片子里面就能看到这些物质的分布,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判断患者的消化、血流和代谢等情况。还有更精确的检查就是造影,医生常常从大腿上的股动脉把导管插入患者的动脉系统。根据检查的情况,要查心脏就把导管伸到心脏的血管附近,要查脑子就伸到脑子的血管,要查肝肾就伸到肝肾的血管旁边,一边打造影剂,一遍观察,这样患者的血流情况一目了然,甚至一旦检查到了问题,通过这样的导管放置治疗器械,比如支架等等,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操作需要医生的高超经验和技术,同时由于拍片子的时候医生在旁操作,所以医生也不得不承受辐射。虽然有铅衣保护,但是常年累月,这种辐射量还是巨大的。不仅许多介入医生早早白了头,他们罹患多种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升高。

在这里还要顺便提一下,磁共振扫描的时间相对CT会更长,但是并没有辐射,相对安全。还要说一句的是磁共振仪器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进去磁共振室一定要卸下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不然都会被吸到机器上。曾今也有许多案例和教训,比如患者的输液架被仅仅吸住,所有人都拉不开,不得不叫来大型工程设备;还有患者要求将轮椅推入,医生拼命阻止,患者不理解,最后造成严重纠纷。

先说X射线,就是著名的伦琴发明的,影响医学的开端。X线发明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伦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从X射线现中看见了自己手的骨骼。所以说X射线主要是用来看骨头。此外还有一个最常见的作用是拍胸片,主要是粗略的看一下肺部和心脏的轮廓。一些诸如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心脏的大小形态变化,还有肺癌之类的典型的影像表现还是可以一目了然。还有人问什么透视和拍片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透视就是医生在X光下看一眼,拍片就是把片子打印出来。

PET是近年来被广泛提及的名词,现在也在很多中小城市得到普及。很多老百姓都认为虽然花钱多一点,一次把钱到一万,但是扫一下就可以知道全身上下的毛病,还是相当划算。很多有钱人甚至经常进行PET检查,很多患者也主动要求我给其进行PET检查。

之前提到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其说是医学的发展,不如说是工业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医生看病人的CT片,都是一张一张来看的,而当下扫一个病人的图像,就有1000幅图像,一天下来会产生万幅图像,医生根本没法彻底看完这些片子。借助医学影像学,可以先对这些片子进行后处理,使之融合成为一个三维立体,这样医生就可以先看到直观的立体图像,正常组织和病灶之间的结构也一目了然。

在这里,我想告诉他,把我们医院的所有检查做完不仅极其痛苦,而且不画上半年时间都做不完。但是莆田系医生却会把所有检查都给你做一遍,他们是什么目的?挣钱而已,不言自明。

B超对于人体管腔的液体流动和腹腔脏器检查的敏感性较高,我们常常遇到的胆囊结石,肾结石,血管狭窄,心脏功能等等检查,都是B超的用武之地。B超有着独特的优势,便携,可以在床边,甚至在手术中使用。此外,B超市利用超声波成像,也没有所谓的辐射。所以孕妇多采用B超检查。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等同于吃到一个饥饿的人吃到第三个馒头就饱了,为什么还要吃前两个馒头。需要从检查的特异性、准确性、有创新、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考量。只要看我上面的内容就会知道,每种检查侧重点不同,常常需要通过多种检查综合考虑;第二、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检查的选择也不同,举个例子常规体检一般不会进行头颅的影像学检查,甚至如果患者有些头疼也会告诉患者回家休息观察,如果患者确实有头部疾病的表现,或者强烈要求,一般医生会进行CT检查,如果CT检查有异常的发现,或者说CT检查没有问题,患者依然明显不适,医生才会建议做磁共振检查;根据CT和磁共振的问题,可能还要加做增强或者造影检查。有的患者增强磁共振检查到了问题,就会反问医生,为什么一上来不给我做磁共振?还让我花了那么多冤枉钱和时间?这里我要说,100个患者里面可能只有一个人需要做磁共振,如果每个人都做,岂不是更加过度检查。而且CT和磁共振检查的侧重点不同,原理也不同,有的疾病只要CT检查就完全可以确诊,这仅仅反应了医生的诊疗思路。然而对于根据临床症状就可以提示大脑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刚开始就建议他把很多检查同时进行。这些检查的开具往往也可以反应医生的水平,但是并没有绝对。有时候选择了准确性,却增加了创伤,加大了辐射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压力,更增加了本来就不充足的医疗资源负担。

还有一些内镜检查,近年来也广泛应用,什么胃镜、肠镜、气管镜、阴道镜、喉镜、鼻内镜,甚至乳管镜,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可以插入各种探头进行检查。这种检查医生可以直观看到病灶,所以也被誉为许多疾病诊治的金标准。其他的检查都是间接的,这个直接从屏幕上看到病灶了,准确性最高。但是把镜子塞到人体的这些孔隙,常常带来巨大痛苦,所以良好的麻醉配合必不可少。甚至慢慢开始推崇全麻进行检查,虽然承担一些费用和风险,但是完全无痛,一觉醒来检查就完成了,患者的主观感受会改善许多。

磁共振和CT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像的性质,CT是根据组织的密度,由于人体不同组织的密度不同,来发现病灶;而磁共振是判断不同加权所产生的不同信号。磁共振于对软组织滑膜、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和透明软骨的分辨率高。由于其特殊的性质,磁共振看骨头不行,而在大脑的检查中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