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01

初起外邪里饮(犹豫不决,给自己治疗的案例总结)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30 03:15:500

患者家属说:吃饭也吐,中药也是,所以现在都不吃了。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咳喘病的专方。

没有办法吃中药时候,也不要觉得中医就没有方法了。

又说:“一剂药,七服,病好或病不好,不再服。再服则伤气伤血伤脏……”

加大黄、厚朴通腑。

叮嘱其吃东西要少食多餐,不要一下过饱。

小柴胡汤 7味 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还说:“善治者,治皮毛,内务大病,病在皮毛,首选外治,慎言内调。”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_

更新时间:偶尔更新,随意写写

_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加僵蚕、地龙止痉,全方着眼点主要在通,以祛邪为主。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可惜,我们很多的中医师,都已经完全西化了,用西药解决不了的时候,也不返回来想想中医的治疗手段。

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

第三组,生白芍、甘草,缓急止痉。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第一组,麻黄、桂枝,解表祛邪。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

此例六经辨证为少阴少阳合病,患者恶风,无汗,脉沉细,咳嗽了几个月,精神状态不是特别好,又没有到但欲寐的表现,问之能应答,脉是沉细,为少阴病,无汗,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1、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

2、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在新冠病毒突袭,四处戒严的这些日子里,面对各地疫情,有喜有忧,有泪有笑。

珍爱每一天新生的太阳,珍爱每一寸蓝天,每一棵绿草,每一缕水流。

林佳明,林利城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再细细咀嚼这几乎人人都知的流行语,似乎有了更多的感悟。

__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15、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作者:林佳明

关于小青龙汤的方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第二组,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温肺化饮敛肺之经典配伍,配制半夏,加强燥湿祛痰之功。

此次自己给自己看,觉得一诊的时候还是忽略了表证,自己给自己治疗的时候,有时总会犹豫不决。

_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我一感冒,就会引动伏邪,激动里饮,痰特别的多,可能跟我自己的肥胖体质有关系吧。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康平本作“柴胡汤主之”)

这段时间,咳嗽的患者很多,重新统计自己用的方,用的最多的还是小青龙汤,效果也很好。

按照内针的原则,就选取了内关,合谷,足三里,艾灸百会,涌泉,中脘,风池。

一诊:柴胡10g,黄芩10g,党参10g,半夏12g,生姜10g,大枣10g,麻黄10g,附子10g,细辛6g,苏子10g,杏仁10g,桔梗10g

故以小青龙汤加味与之,加紫苏子、款冬花、杏仁增强化痰之力。

____

开了两剂,吃第一剂晚上睡不好后第二天早上就感到鼻塞流鼻涕了,表证的症状才出现,咽喉干,痛,需要马改方。

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金匮要略方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一针二灸三用药,我在跟诊广东东莞阮永队师父的时候,每个病人都用到针,又特别强调刺络放血。

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47、小柴胡汤 7味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半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第二天我再问超群老师,那个患者怎么样了?

微信公众号:经方日记

当遇见这类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用中医的思维去治疗,效果就出来了。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早晨查房,有个小脑出血的患者,反头晕复恶心呕吐,吃什么都不行,特别是晚上,一吃就吐,患者家属都很担心。

桂枝10g,麻黄10g,细辛6g,干姜10g,桔梗12g,生甘草10g,白芍10g,半夏15g,石膏40g,莱菔子10g,苏子10g,加桑叶10g,连翘10g,2剂

301:少阴病,开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21、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必小柴胡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3味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全文字数:2894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论方

_

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中医的武器。

她说:已经好很多了,不呕吐了,能吃,头晕也减轻。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夹饮的一首方,临床运用比较多。

口干,口苦,纳少,我考虑还有少阳,临床中一般咳嗽了那么久,邪在半表半里也常见,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苏子,杏仁,桔梗,一升一降,恢复肺的宣降功能。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今天很高兴的说,已经不怎么咳嗽了,我也挺开心的,困扰几个月前咳嗽,中药能够让她恢复那么快,有点胃口了,今天在详细看了后,重新调整了下方子。

门老运用小青龙的加减:

那天刚好我查房,我看,能吃中药吗?

珍惜我们身边一直守护我们的人,默默爱着我们的人吧。

我这次的咳嗽与以前不同,当我压痛后,突然出现了咳嗽,咳痰,以前都是会有鼻塞流鼻涕的,可这次没有,咽喉痒,,痰很多,晚上咳嗽的不能睡,口水不断往上涌,我看了自己的舌脉,舌庞大,苔白,脉弦细。

每每咳嗽发作前有咽喉发痒的前兆,可以说明邪气未去,还是需要用小青龙汤散寒化饮。

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

我说:可以针灸啊。

阅读时间:9分钟

今天另外一个阿姨复诊,咳嗽5个月了,恶风,手脚冰冷,无汗,口干口苦,纳少,苔白腻,脉沉细。

服用后,诸证好转,气终于顺畅,咳嗽咳痰大为减少。后面用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就可以了。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茯苓15g,甘草6g,五味子6g,细辛6g,半夏15g,杏仁10g,干姜10g,苏子10g,莱菔子10g,葶苈子10g,桔梗10g,紫菀10g,冬花10g。

点击蓝字关注经方日记

附方《千金》三物黄芩汤 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黄帝内经》说:“用药如用兵,不得已而为之。药能治病,亦能致病。是药都有毒,有利必有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