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48

佳明经方讲堂(2,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下)

中医林佳明中医林佳明2023-07-29 11:00:522

桂枝20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10g

六经辨证分析:头晕,头重,舌胖大苔白偏腻,脉弦细,为太阴水饮为病,水饮内停,上蒙清窍,浊阴不降。口干不欲饮,为太阴水饮不化,津液不能上承,经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太阴的渴,为不欲饮。

眩晕病内容很多,建议大家不要盯着眩晕,我们也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这些是眩晕病的常见的一些方证,但是大家不要去套方,还是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面去处方用药,灵活地把握六经辨证的精髓,然后具体运用到各个疾病里面去。我们讲的感冒和眩晕,大家要放在这个六经辩证的体系下面去重新认识,其中有很多案例用麻黄附子心汤、真武汤也可以治疗。

经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兼水饮为病,桂枝加葛根汤、苓桂术甘汤。服这个处方,八月一号二诊时,头晕症状明显好转。

小柴胡汤中黄芩,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能够透达郁火,升清降浊。患者表现出来的为少阳病,此方中小柴胡汤就是因此而设。用半夏、白术、天麻、钩藤、菊花、陈皮,这就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生姜10g,大枣10g,甘草6g,茯苓30g

3、案三

有很多病人头晕以后会形成恐惧感。眩晕发作他第一次可能不怕,很容易治好。第二次再发的时候,他可能也不一定怕。但第三次再发的时候他就有点恐惧了,反复的晕,慢慢就形成这种心理性的眩晕。

08月01日,二诊:头晕症状明显好转,颈项不是减轻,依时有恶风,不能吹空调,口苦,心烦,舌淡苔白,脉细弦。

眩晕的六经辨治

初诊:患者头晕,头重,汗出(以晚上为主),颈项部不适,腰痛以膀胱经为主,口干不欲饮,无口苦,无胸胁胀满及腹痛,腹泻,二便正常,月经不正常,一月两次,月经量少,无血块。腹诊:剑突下轻压痛,未及明显气上冲胸及明显的悸动,博动感。舌胖大苔白偏腻,脉弦细。

这个剂量不一定要完全照抄,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决定。刚才我们讲到眩晕的病机,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火不做眩。据此来看,江先生这个方具有豁痰、补虚、祛风、清火的作用,恰好针对以上四个病因来对证治疗的。

处方:

总编辑:司空醉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比如说有个病人女性四十岁,阵发性眩晕伴耳鸣,五年再发加重一天。患者有潮热感,有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手足心热,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那直接就用上天麻钩藤饮,4剂一共吃了3次,12付药症状就明显好转了。天麻钩藤饮大家在临床中用的也比较多,辩证还是比较容易的。

从经方的角度来说话,天麻钩藤饮证主要表现为有阳明、少阳或者太阴合病的表现。用经方体系来分析,清阳明热的有山栀黄芩,茯苓具有化水湿的作用,天麻、钩藤、石决明降阳明之热,通常说法叫做清肝降逆,阳明之气,上逆于上,患者有空热感,面色红、头胀,容易发脾气,失眠难入睡,舌红苔黄脉弦等这类表现,那么天麻钩藤饮就有机会用了。

颈项部不适减轻。但是依然有恶风,不能吹空调。口苦心烦,舌淡苔白,脉细弦。六经辨证分析:患者出现口苦、心烦症状,结合舌脉考虑为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表未解,用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结果:患者症状好转,遂停药,随后电话随访,眩晕未发。我们临床中要方随证转,不能够一方到底的。

四物汤加苓桂术甘汤,春宏老师好像讲过日本人叫做连珠饮,就是用来治疗血虚水饮、血虚水盛的,既能够养血活血,又能够化水湿水饮。苓桂剂在眩晕里面是用的是很多的。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用法,不管有没有失眠都用龙骨牡蛎,这是泽泻饮的特别之处,也是大家常用的特效果方子。

三剂,日一剂,水煎服。

眩晕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问题——夹瘀证,可以用四逆散、桂枝茯苓丸、血府逐於汤等等,我们用的也比较多,当然这些都是在灵活辨证的基础上去使用的。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所有的眩晕都当做颈椎病,有时候在按摩疗效不好的时候,要转变一下思路,用经方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那么今晚就和大家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语音转文字:风之语、琦、明岩、墨墨宁、燕子

颈项部不适,汗出,腰痛,为太阳病,经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佳明经方讲堂(2):经方治疗眩晕的体会(上)

柴胡18g,黄芩15g,半夏12g,党参12g

其实上临床上有一个专业的诊断叫做精神相关性眩晕,由于这种焦虑过度的紧张所引起的头晕,现在越来越多见。这个患者头晕、头重、出汗,以晚上为主,颈项无不适,腰痛以膀胱经为主,口干不欲饮,没有口苦,没有胸胁胀满及腹痛,二便正常。

这张方是江尔逊先生的柴陈泽泻汤,对于急性期的眩晕效果是很好的。此方为江尔逊的老师余国俊所创,由小柴胡汤、二陈汤和泽泻饮三方合,基本组成为:柴胡10克,陈皮10克,泽泻15克,黄芩6克,半夏10克,白术10克,党参12克,茯苓15克,天麻10克,钩藤12克(后下),菊花10克,甘草3克,生姜6克,大枣10枚,共14味药。

当然,还是要辩证论治,看病人有没水饮表现,有没有血虚、面色苍白,面色白,舌质淡,容易疲劳,胸闷,心悸,容易劳累,失眠等等这类表现,有就可以用,也是我们常用的一首方子。

女性,52岁,原来诊断为颈椎病,现在反复的头晕2年,时有天旋地转,发黑蒙,恶心欲吐,查颈椎MR:颈椎病,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依头晕。

六经辨证:太阳太阴合病,兼水饮为病,桂枝加葛根汤,苓桂术甘汤

7、小结

很多眩晕病人是由于紧张、焦虑等原因所引起的,那么龙骨牡蛎就起到一个收敛、安神的作用,而且龙骨牡蛎在张锡纯不单用来安神,还能化痰。龙骨牡蛎加上猪苓10克、泽泻30克,就是有泽泻饮的含义在里面。

甘草10g,白术20g,茯苓40g,葛根60g

这个病人为女性,五十二岁。诊断为颈椎病。临床很多眩晕病误诊为颈椎病,实际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只占1%甚至1%都不到。一见头晕就以为是颈椎病所引起的,其实很多是误诊。

这首方也有它的特殊之处,叫做镇眩汤,来自于陈宝田先生的《时方的临床应用》。它主要是由四物汤合苓桂术甘汤加龙骨牡蛎,基本方为:川芎10-16克,当归10-12克,白芍10-16克,生地10-12克,桂枝10-12克,茯苓12-18克,白术10克,甘草10克。方中龙骨牡蛎起到化痰、降逆、安神的作用。

六经辨证分析:患者出现口苦,心烦症状,结合舌脉,考虑为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表未解,用柴胡桂枝汤,苓桂术甘汤。

天麻20g

此方功效燥湿化痰,亦有清火祛风作用。按六经辨证讲就是阳明有热,水饮化热,是太阴和阳明合病的表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从六经的角度来讲,它实际上就是降阳明、清阳明。那么半夏、白术、陈皮针对的是痰湿,即太阴病。泽泻饮就是泽泻、白术加茯苓,针对的是水湿。泽泻、白术、茯苓涤饮利水,这是常见的药用解释。

如果从经方的角度来说,这首方实际上适合少阳太阴合病为主,也可以说是少阳太阴夹有饮或者是说阳明微热,大家可以灵活地根据患者每个人不同的一个情况去选择,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来调整剂量。这种成功案例很多,我治疗急性眩晕基本都有效。但是也不能够机械地套方,必须在六经辩证的指导之下,有表还是要解表,它表现为少阳太阴合病的就可以用,效果非常明显。

6、常用方:天麻钩藤饮

桂枝20g,白术15g,葛根90g,天麻15g

5、常用方:镇眩汤

结果:患者症状好转,遂停药,随后电话随访,眩晕未发。

4、常用方:柴陈泽泻汤

镇眩汤就是四物汤、苓桂术甘汤合泽泻饮加龙骨牡蛎,如果我们从六经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应该是属于太阴病,血虚夹有饮,他表现出来的是以太阴为主的临床的表现,但是又有血虚的表现,又有水盛的表现,血虚水盛,血虚水饮,所以它用到的泽泻饮,用到苓桂术甘汤,其中的桂枝还起到降逆的作用。

水饮内停,上蒙清窍,浊阴不降,口干不欲饮,为太阴水饮不化,津液不能上承。经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太阴的渴,为不欲饮。颈项部不适,汗出,腰痛,为太阳病。

这个方大家非常熟悉了,是我们中医内科常用的一首方。“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栀子黄芩益母草,茯神夜交安神良。”这首方来源于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这种方也是我们在临床中治疗眩晕病用的比较多的。此方功用就是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主治为肝阳偏亢、肝风上扰。

腹诊:剑突下轻压痛,未及明显的气上冲,胸及明显的悸动,搏动感,舌胖大苔白腻,脉弦细。六经辨证分析的话,头晕、头胀,舌胖大、偏腻,脉弦细,为太阴水饮病。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